-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六颂,名为“如理实见分第五”。它以梦境为喻,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超脱的主题。
"华胥梦易醒",诗人以华胥国的梦境比喻世间的繁华和快乐如同一场梦幻,容易醒来,暗示人生短暂且虚幻不实。
"尽属髑髅精",进一步强调这些梦境的本质,骷髅精象征着生命的空无和死亡的无情,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眼前的幻象。
"却将梦说梦",诗人指出人们在谈论梦境时,其实还在梦境中,未能真正认识到梦境的本质,表达了对脱离轮回、超脱生死的渴望。
"何日得超升",最后提出疑问,何时才能从这个梦境般的世间中超脱出来,达到真正的觉醒和解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和觉悟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实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和修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蔡仲谋苦热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人亦畏絺绤,况乃服冠袍。
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
赤羽异蒿鴳,来自东夷国。
群集成皋间,翩翩皆一色。
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
清声殊啁啾,所蓄每陋逼。
应当放之去,重展万里翼。
见牧牛人隔江吹笛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
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胯。
面尾骑且吹,音响未成雅。
随风散远近,举调任高下。
我方江上来,平溜若镜泻。
悠悠经醉耳,亦足发潇洒。
苟能和人心,岂必奏韶夏。
郑声实美好,蠹情如剔剐。
况其荒败迹,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扬,寺孟咏侈哆。
我今留此诗,谁谓马喻马。
郡阁阅书投壶和呈相国晏公
较量人世无穷乐,罗列平生未见书。
聊奉投壶祭征虏,休言系剑马相如。
画楼晚去闻寒角,缥帙看来落蠹鱼。
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惭贫贱带经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