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黛色(dài sè)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婉约。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独占(dú zhà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独自占有、控制某种权力、资源或市场。
繁星(fán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非常多,密集如织。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华(jīn huá)的意思:指财富充裕、繁荣昌盛的景象。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累月(lěi yuè)的意思:连续多个月份累计的时间。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铅黄(qiān huáng)的意思:指颜色暗淡、黯然无光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小有(xiǎo yǒu)的意思:稍微有些,略有
星点(xīng diǎn)的意思:微小的亮点或希望的象征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 鉴赏
这首诗《长春菊》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长春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园林何处不长春”,开篇即以广袤的园林为背景,强调了春天的永恒与生命的不息,无论何处都有生机盎然的景象。接着,“独占作名匹美人”一句,将长春菊比作美人,赋予其独特的魅力和尊贵的地位,凸显出其在百花中脱颖而出的风采。
“小有风流娱靖节”一句,借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那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长春菊如同陶渊明般高洁脱俗,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那教秋老怨灵均”则通过屈原(字灵均)的典故,反衬出长春菊在秋天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与屈原在秋天仍怀忧国忧民之情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长春菊的不畏艰难、独立自强的精神。
“繁星点缀金华散,累月铅黄黛色新”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长春菊的花朵比作繁星,金黄色的花瓣如同华美的点缀,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依旧鲜亮如新,展现出长春菊生命力的顽强和持久。
“三径已荒篱菊尽,乱花细草解留宾”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荒芜的三径与长春菊的盛放,以及周围杂乱的花朵与细草,强调了长春菊的独特魅力,即便是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吸引宾客驻足欣赏,体现了其作为“名匹美人”的独特价值和吸引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春菊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外在形象,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