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丧 崔 儿 报 微 之 晦 叔 唐 /白 居 易 书 报 微 之 晦 叔 知 ,欲 题 崔 字 泪 先 垂 。世 间 此 恨 偏 敦 我 ,天 下 何 人 不 哭 儿 。[
音 堆 ,见 诗 注 。
]蝉 老 悲 鸣 抛 蜕 后 ,龙 眠 惊 觉 失 珠 时 。文 章 十 帙 官 三 品 ,身 后 传 谁 庇 荫 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庇荫(bì yìn)的意思:庇荫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庇护、保护、遮挡阳光等。
后传(hòu chuán)的意思:后传指事物的后代或继承者,也可指接替前人的职位或责任。
惊觉(jīng jué)的意思:突然觉悟,突然意识到某个事实或真相。
龙眠(lóng mián)的意思:指龙蛇在山谷中盘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蔽、休眠状态。
三品(sān pǐn)的意思:三品是指官员的等级,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能力有三种级别。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书报(shū bào)的意思:指文书、报纸等文字资料。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 注释
- 书报:报告或告知。
微之晦叔: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崔字:指为崔氏题写文字。
世间:世界上。
此恨:这种悲痛。
偏敦:偏偏加在。
天下:全天下。
何人:谁。
蝉老:老去的蝉。
悲鸣:悲伤地鸣叫。
抛蜕:蝉脱壳离开。
龙眠:比喻人的去世。
失珠:失去明珠,比喻失去孩子。
文章十帙:十卷文章,帙是古代书籍的卷数单位。
官三品:古代官职等级,三品是较高的级别。
身后:去世后。
传谁:传给谁。
谁:指谁会得到庇护。
庇荫:保护或庇护。
- 翻译
- 写信告诉微之晦叔,想为崔氏题字却泪水先流下来。
世间这样的悲痛偏偏降临到我身上,普天之下有谁能不为失去孩子而哭泣呢。
蝉老去悲伤地脱壳离去,龙醒来发现失去了明珠的时候。
虽有十卷文章且官至三品,但离世后能庇护谁,又由谁来传承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悲痛。
开篇“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两句表达了诗人得知消息后即刻涌现的悲伤情绪。这里的“书报”指的是传递信息的书信,“微之晦叔”则是诗人对逝者的尊称或昵称,通过这种方式表明了诗人与逝者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而“欲题崔字泪先垂”则直接描绘出诗人在得知噩耗后,想要写下逝者的名字而不自觉地流下的眼泪。
接着,“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哀思是多么的深重和普遍。诗人通过“偏敦我”表达了自己承受的哀痛尤为沉重,而“天下何人不哭儿”则将这种哀痛扩展到了天下人,指出每个人在面对亲人的丧失时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第三、四句“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以蝉蜕和宝珠的比喻来形容逝者生命的脆弱以及诗人发现宝贵之物丢失后的震惊。蝉蜕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而“龙眠惊觉失珠时”则通过失去珍宝的意象,强调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最后两句,“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生前功绩和地位的赞扬,以及希望这些成就能够在其身后继续受到尊崇。这里的“文章十帙”指的是逝者的文学作品或政绩被记录下来,“官三品”则说明了逝者生前的高官地位。而“身后传谁庇荫谁”则是诗人对逝者希望其影响力和精神能够在其身后继续保护他人。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于亲人去世的哀思和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生前成就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