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
禅门(chán mén)的意思:指佛教的宗派、禅宗的门派。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法钵(fǎ bō)的意思:指法官的职位或权力。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六宗(liù zōng)的意思:指六种罪恶或不良行为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兔魄(tù p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虚弱无力,没有精神。
玉宇(yù yǔ)的意思:玉宇指的是美丽的宫殿或宫阙,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宗法(zōng fǎ)的意思:指依据家族血缘关系、世袭制度等进行社会组织和个人生活的一种制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夜月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之美。
首句“长松风动疏枝月”以“长松”、“风动”、“疏枝”、“月”四个意象串联,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氛围。长松象征着坚韧与永恒,风动则赋予了画面动态感,疏枝月则将月光洒在稀疏的树枝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偏向瞿昙旧处明”一句中,“瞿昙”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这里借指佛教圣地或与佛教有关的地方。此句表达了月光特别明亮地照耀在佛教圣地之上,寓意着佛法的光辉普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向往与敬仰。
接下来的“圆与六宗法钵肖,莹悬一璧水晶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其中,“圆”可能暗喻佛法的圆满,“六宗”指的是佛教的六大宗派,“法钵”代表佛法的传承。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佛法如同清澈的水晶,既纯净又充满智慧,同时强调了佛法的传承与弘扬。
“禅门不记僧敲古”一句,巧妙地引用了贾岛“推敲”的典故,暗示了禅宗修行中的深邃与精微,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同时,“不记”二字也体现了禅宗超脱世俗、忘却尘世烦恼的精神境界。
“玉宇同辉客思平”一句,将“玉宇”(即天空)与“客思”(客人的思绪)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天空与人心和谐共融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宇宙的感悟。
最后,“分付山灵留兔魄,常陪猿鹤护山城”两句,通过“山灵”、“兔魄”、“猿鹤”等自然元素,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山灵象征着守护者,兔魄可能是月亮的别称,而猿鹤则是自然界中的灵性生物,它们共同守护着山城,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佛教精神的崇敬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行遇雨
天公作意轰雷霆,风雨骤至神如兵。
翻手为云只俄顷,举头见日尤精明。
蚁君一战方奏凯,鸠妇复还已和鸣。
税驾欲投佳处所,林间隐隐疏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