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二》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二》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泜水潍城垓下陈仓子午褒斜。

先手偏争后着,一羊不奈三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陈仓(chén cāng)的意思:指事物长时间未被使用或处理,导致破损、腐烂或失去原有价值。

垓下(gāi xià)的意思:垓下是一个历史典故中的地名,意为“垓庙之下”。成语“垓下”比喻在战争或重大决战中,形势十分危急、关键时刻。

后着(hòu zhe)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接着就有了另外一件事情。

先手(xiān shǒu)的意思:指在竞争、战斗等中,先行动、先出招、先占据有利地位。

子午(zǐ wǔ)的意思:指正午,也可以表示方向或时间的极点。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十二首,以历史地理为背景,展现了战争策略和智谋的较量。"泜水潍城垓下"提及的是古代战场,泜水、潍城和垓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事地点,暗示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陈仓子午褒斜"则指代另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陈仓、子午谷和褒斜道,这些都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先手偏争后着"表达了在战争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性,强调了智谋和策略的运用,意味着在看似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巧妙布局争取主动。"一羊不奈三叉"则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一只羊面对三个叉子的困境,象征着弱小一方难以抵挡强敌的多重攻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描绘历史战场和战略对决,揭示了战争中的智谋与力量对比,体现了王夫之对历史和军事智慧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西王母哀十首·其五

弱水寒流自古今,飙轮西荡影沉沉。

闺门不斗梳妆巧,荆布空留纺绩心。

百子春风前日帐,七弦夜月旧时琴。

可知只有蓬山上,弱水寒流自古今。

(0)

麟哀十首·其八

鹿车遗迹夜沉沉,抛妇分明一点心。

缘分有天应到底,佳期无奈止于今。

女牛天上年年见,兰桂人间夜夜深。

有恨尽从归肺腑,鹿车遗迹夜沉沉。

(0)

山哀十首·其十

阆苑花飞可怆神,仙家谁为不长春。

碧桃带雨愁如故,玉树含烟怅自新。

三万六千虽有算,百年双老几何人。

那堪夙愿都无是,阆苑花飞可怆神。

(0)

梅花百咏·其九十五主一

拨开洞府景无边,浓抹冰光淡抹烟。

盛德深沉容貌古,性灵虚觉梦魂仙。

残灯落尽风回阁,瀣露倾清月洗天。

主一老翁无所适,独留风月坐窗前。

(0)

宿恨这关

踪迹疏狂事远游,懒工词赋客诸侯。

春风楚国归王灿,落日长安醉马周。

千里霜蹄何日定,十年烽火未曾休。

长歌更出床头剑,空有寒光射斗牛。

(0)

送贡士余载道还龙南

万里长空雨正收,橹声呕轧向中流。

云霄好逐飞腾去,湖海休耽汗漫游。

到处江山堪着眼,还家禾黍正平畴。

由来经济男儿事,肯学宗生守一丘。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