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怀 道 林 寺 因 寄 仁 用 二 上 人 唐 /齐 己 名 山 知 不 远 ,长 忆 寺 门 松 。昨 晚 登 楼 见 ,前 年 过 夏 峰 。雨 余 云 脚 树 ,风 外 日 西 钟 。莫 更 来 东 岸 ,红 尘 没 马 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忆(cháng yì)的意思:长时间的回忆、深刻的记忆。
尘没(chén méi)的意思:形容事物被掩埋、湮没,不为人所知。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过夏(guò xià)的意思:指夏天过去了。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外日(wài rì)的意思:指外国的,日本的
晚登(wǎn dēng)的意思:晚上登山。比喻事情做得晚,来不及了。
云脚(yún jiǎo)的意思:指云彩在山脚下飘动,形容景物美丽壮观。
昨晚(zuó wǎn)的意思:指时间飞逝,转眼间就过去了。
- 翻译
- 知名高山知离此不远,常常回忆寺门前的松树。
昨晚登楼时再次望见,前年的夏日曾经过那山峰。
雨后云朵萦绕在树梢,微风中夕阳西下时钟声悠扬。
不必再到东岸来寻,繁华尘世已掩没了马蹄的痕迹。
- 注释
- 名山:知名的高山。
知不远:知道距离不远。
长忆:时常回忆。
寺门松:寺庙门前的松树。
昨晚:昨天晚上。
登楼:登上高楼。
见:看见。
前年:去年的前一年。
过夏峰:经过夏日的山峰。
雨馀:雨后。
云脚:低垂的云层边缘。
树:树木。
风外:微风吹拂之处。
日西钟:夕阳西下时的钟声。
莫更:不必再。
来东岸:来到东边的河岸。
红尘:繁华尘世,比喻世俗生活。
没马踪:掩没或覆盖了马行走的痕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开篇“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即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某座名山的渴望和对寺门松树的深刻记忆。"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则透露出诗人曾有攀登高楼远眺、亲历山峰之旅的经历,这里的“昨晚”与“前年”相比,更显得是一种时光流转中的回望。
第三句“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描绘了一个雨后或是黄昏时分的景象,云雾缭绕于山林之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树木之上,同时寺院里的钟声从远处传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末句“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纷扰,不愿再次回到喧嚣的世界去。"东岸"常象征着隐逸之所,而"红尘"与"马踪"则是对尘世生活的一种比喻,诗人希望自己的足迹不再被这尘世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和逃避现实世界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如此江山
一船离恨斜阳外,遥凝数行穹翠。
乱藻横陈,崇兰稚密,才过清明天气。鱼儿燕子。
看飞入樯边,皱来波底。
绿柳青帘,趁虚人聚水中沚。
终宵眠亦未稳,早月到篷窗,好夜如洗。
蜡屐谁家,湔裙那处,偏我羁愁千里。心惊不已。
叹百五韶光,袛余馀几。雨甲烟苗,菜花开遍矣。
宿刘谏议蕡祠
谏议祠堂在,栖栖托泮林。
雨垣春藓合,风柳莫蝉吟。
湓浦天何远,沙河水自深。
兽炉浮劲气,虬箭递徽音。
社稷谁能奠,经纶而独任。
毁方难入彀,晞古合投簪。
桑海时应变,桃源路可寻。
炎荒终弃置,幕府始浮沉。
宫府分南北,兴亡共古今。
吐言扶白日,回首破层阴。
牢落千年梦,凄清此夜心。
停镳休远躅,呼酒涤烦襟。
宿鸟喧云堞,飞鸿掠月岑。
广陵有馀恨,非直雍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