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发群儒冢,苦匏邛友须。
视人诅鸟怪,自我笑鱼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栗里诗赠姚翁拂尘翁以明经拜州守不之官授经里门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人放弃高官厚禄,选择授经于乡里的赞赏之情。
首句“敢发群儒冢”,诗人以“敢”字开头,表达出一种大胆的决断,仿佛要挑战传统学术界的权威,暗示了友人姚翁拂尘的不凡勇气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接着,“苦匏邛友须”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坚韧的苦匏,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展现出友人的坚韧与坚持。
“视人诅鸟怪,自我笑鱼枯”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他人可能因世俗的偏见而感到困扰或被误解的情景(“视人诅鸟怪”),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友人能够自得其乐,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自我笑鱼枯”)。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独特人格魅力的赞美。
“山放鹤猿榜,天开节义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自然中的自由生活状态,如同山间的鹤猿一般自在,同时也寓意着友人高尚的节操和义行,如同天空中展开的画卷一般,令人敬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友人的生活情趣,也寄托了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不须秋驾梦,折简到猗玗”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的愿望,不需要借助梦境或是远方的召唤,只要一封简短的书信就能实现。这里的“猗玗”可能是指友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诗人对美好相聚的向往,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心灵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先生名教宗,不是神仙族。
世人多耳食,幻词相竞逐。
指彼洞中迹,咏作丹邱录。
岂知造化奇,开辟此岩谷。
先生独探幽,杖履时往复。
淡志尘轩冕,扫云赋薖轴。
时有跋扈臣,国事可痛哭。
入山恐不深,姓名今匿伏。
再三不能起,写心返华毂。
鸿渐非冲举,龙潜岂辟谷。
西山怀采薇,位置可伯叔。
贤宰推马公,潜德发芳馥。
凿铁移精舍,启宇山门麓。
俎豆示楷模,岁时瞻拜肃。
不狃时俗见,千载知心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