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秋霁》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雨后的静谧与寂寥之感。
首句“一室虫悲万感生”,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室内孤寂、万物哀伤的氛围。虫鸣声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感慨,引人深思。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将个人思绪与外界环境巧妙融合。
次句“林梢攧雨湿秋声”,进一步深化了秋雨过后的景象。雨滴从高高的树梢落下,打湿了四周的秋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这里的“攧”字用得恰到好处,形象地表现了雨滴下落时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句“诗成后夜无人问”,则转而表达诗人创作后的孤独与寂寞。在寂静的夜晚,诗人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但无人能理解或欣赏,这种被世界遗忘的感觉,增添了诗作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艺术追求的孤独,也体现了其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月到云间不肯明”,以月亮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月亮本应明亮照人,但在云层的遮挡下却无法展现其应有的光芒。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隐喻,暗示着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不公或被忽视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艺术创作的独特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