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此间(cǐ jiān)的意思:指现在、目前、此时此地。
独一(dú yī)的意思:独一指的是独特、独一无二的意思。
对景(duì jǐng)的意思:对比观察景物,领会景物的美妙之处。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襟怀(jīn huái)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才。
弄月(nòng yuè)的意思:指虚度光阴,白费心机,比喻做无用功或白白忙活。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水碧(shuǐ bì)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非常碧绿。
溪头(xī tóu)的意思:指溪流的起点或源头,也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阶段。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兰阳八景之一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首句“入我襟怀在此间”,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仿佛眼前的景色已经融入了他的情感世界。接着,“西峰不独一员山”一句,不仅描绘了山峰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何人解向红尘洒,对景能消白昼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他似乎在寻找一种能够洗涤心灵、消解日常烦忧的方式,而这份寻求恰好在眼前的景致中找到了答案。诗人通过“红尘”与“白昼閒”的对比,强调了自然之于心灵的净化作用。
“帘放竹猗秋水碧,栏扶花亚夕阳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秋水碧绿,夕阳映照下,花朵显得格外鲜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最后,“披衣兴到馀酣处,桨打溪头弄月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穿着衣物,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享受着余下的欢愉时光,直到月光洒满溪流,他才划着小船离去。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陈桐生丈由浙江来,欢留旬日,共诉离悰。岂意秋水一帆,又将之楚,因赋此阕以记萍踪
青衫酒渍,乌帽尘横,蓬门喜解轻装。
人老芙蓉,销凝十度清霜。
悄然故园回首,黯西风、潮熟钱塘。
欣握手,话年时梦影,似忆还忘。
犹记珠江分袂,寄相思、都在断柳斜阳。
浪迹才园,别恨又逐沅湘。
湖山再逢甚处,怕秋声、容易寒江。
增怅望,况清娱、犹在异乡。
送春闰三月内阁赋
今年春多三十日,送春也觉春归疾。
临风欲赋送春诗,花事阑珊愁阁笔。
东皇别我去难留,夕阳冉冉心悠悠。
绿杨枝上莺声老,芳草渡头香雨收。
抚兹不觉伤怀抱,孤云梦绕闽南道。
高堂添却镜中霜,安得春光镇长好。
回看九陌游冶儿,锦鞍白马轻罗衣。
少年只谓长如此,不问春归春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