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薄海(bó hǎi)的意思:指水面很薄的海洋,也比喻事物的表面很薄弱。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光前(guāng qiá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合从(hé zòng)的意思:指人们合力从事同一件事情,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
黄盖(huáng gài)的意思:指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或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美谈(měi tán)的意思:美好的谈话或赞美的言辞
前训(qián xùn)的意思:预先的劝告或警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箫韶(xiāo sháo)的意思:形容音乐优美动听。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竹帛(zhú bó)的意思: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作美(zuò měi)的意思:指出于好意而做出的事情,结果却适得其反,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十二月十一日进会典》描绘了一幅庄重而宏大的场景。首句“黄盖亭亭拥赭函”,以黄盖(古代的一种礼器)的高大形象象征着典礼的尊严,"赭函"则可能指的是装典籍的红色柜子,暗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次句“箫韶声起殿东南”通过音乐声的响起,渲染出殿堂内的神圣氛围,暗示着庆典的盛大。
“百年盛事中天见”表达了这一时刻的非凡意义,如同百年难遇的盛事在天意中显现,体现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八圣深仁薄海覃”进一步歌颂了历代贤君的深沉仁德,如大海般广博深厚。接下来,“尧典合从虞史润,周官不假汉儒参”两句,借古圣王的典章制度,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以及儒家思想的传承。
最后,“愿言善述光前训,竹帛千秋作美谈”表达出诗人希望后人能继续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让这些历史佳话流传千秋,成为后世的美好谈资。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草地人
台阳膏腴地,一岁或三熟。
可怜草地人,不得饱糜粥。
里正催租吏捉人,投林有洞幸藏身。
昼伏夜归饥不忍,归来惟对甑中尘。
曩从城中来,曾见城中客。
峨峨称大家,丹艧间金碧。
丰衣美食如山积,不如卖女图朝夕。
使侬莫作沟中瘠,女事贵人两有益。
吁嗟乎,坠茵坠溷不可知,飞絮飞花岂有择。
君不见,石濠别,幽怨声,流民图,凄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