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惜(ài xī)的意思:珍惜、重视、爱护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成病(chéng b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生病。
愁结(chóu jié)的意思:指心中的忧愁、烦恼像结在一起的麻绳一样,无法解开。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结成(jié chéng)的意思:形容团队、联盟等组织形成并紧密团结在一起。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马伏(mǎ fú)的意思:指原本傲视群众、威风凛凛的人或事物,突然间卑躬屈膝,顺从低下。
秋霖(qiū lín)的意思:指秋天的雨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沈愁(shěn chóu)的意思:沉浸在忧愁中,陷入悲伤和痛苦之中。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四体(sì tǐ)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懒散,不勤奋努力。
薏苡(yì yǐ)的意思:薏苡是指一种古老的谷物,也可以用来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的人。
医巫(yī wū)的意思:指人们对医生和巫师的依赖和信任。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一唱(yí chàng)的意思:指一开始唱,其他人跟着唱,形容大家齐声合作或协调一致。
侏儒(zhū rú)的意思:指身材矮小、短小精悍的人。
东方朔(dōng fāng shuò)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智超群,机智敏捷,能够随机应变,出奇制胜。
- 注释
- 人稀:人口稀少。
地僻:地方偏远。
医巫:古代指医生和巫师。
夏旱:夏季干旱。
秋霖:秋季连绵阴雨。
瘴疟: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疫病。
老去:年老。
四体:四肢,代指身体。
得如何:怎么样,指身体状况。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
饱笑:嘲笑。
东方朔:汉代著名的文人。
薏苡:一种植物,这里指马援因运输薏苡被诬陷的典故。
马伏波:马援,东汉名将。
莫遣:不要让。
沈愁:深重的忧虑。
结成病:导致生病。
濯缨歌:出自《楚辞·渔父》,意为洗涤冠缨,象征洗去尘世烦恼。
- 翻译
- 人烟稀少地方偏僻,医生和巫师都很少,夏天干旱秋天又多雨,疾病疟疾频繁发作。
年岁已高必须珍爱自己,离别后身体状况如何呢?
侏儒嘲笑东方朔的短小,马援因薏苡的谗言而受忧患,
不要让深深的忧虑导致生病,要时常唱一唱洗涤心灵的歌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偏远地区的生活状态和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开篇“人稀地僻医巫少,夏旱秋霖瘴疟多”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人口稀少、医疗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其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易遭受干旱和连绵雨水的困扰,同时疾病如瘴疟等也较为常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当地的艰苦生活,也反映出人民对健康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
“老去一身须爱惜,别来四体得如何”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更加珍视自己的身体,这里的“一身”和“四体”都是对自己身体的委婉称呼,流露出一种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接着,“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两句,诗人通过历史上的隐士东方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东方朔以其聪明和幽默著称,而“侏儒”指的是短小精悍的人,这里可能是对自己的一种比喻,表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后一句中的“薏苡”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谗言或是非,而“马伏波”则是一种古代的医药,可能暗指自己虽有忧虑,但也在寻求解决之道。
最后,“莫遣沈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劝勉。诗人警示自己不要让深沉的忧愁积累成疾病,而应该时常以歌唱来抒发胸中的块垒,“濯缨歌”可能是指一种简单而纯朴的歌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解心中的烦恼。整首诗通过对偏远地区生活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钱文僖公白莲庄
城南车马地,行客过徘徊。
野水寒犹入,馀花晚自开。
命宾曾授简,开府最多才。
今日西州路,何人更独来。
暮春寄怀曹南通任寺丞
跌荡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
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
赤脚我犹无一婢,黑头君合作三公。
江湖今日还劳结,目送归飞点点鸿。
送马程员外之任乌江
空色青苍寒日明,迟迟携手出柴荆。
长贫少得交游者,渐老不禁离索情。
去路浦帆当晚落,到官江草已春生。
州监县尹多才识,当念吾宗负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