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其七芦子渡》全文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静安八咏(其七)芦子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静谧画面。首句“吴淞古渡水如烟”,以比喻手法写出吴淞江边古老的渡口,江水轻柔地流淌,仿佛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次句“十里芦花雪满天”,则通过夸张和象征,将大片的芦苇花比作漫天飞舞的雪花,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芦花的洁白与繁盛,宛如冬日景色,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冷寂之感。
“一苇可航还自许”,诗人借物抒怀,表达出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心态,即使是一片苇叶也能承载船只航行,寓意着内心的淡泊与自在。
最后,“老僧应不泛虚船”一句,以老僧为喻,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追求。老僧不会让自己的心灵之舟空载,暗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对内心充实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吴淞古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心境的独特感悟,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瑞鹧鸪.尤墨君为中学教师四十余年,以老退居吴城西白塔子巷。因作塔西掷笔图徵题,次其韵
昨非今是未嫌迟。一塔长存鬓已丝。
范陆诗名为劲敌,湖山佳处著新辞。
荣枯岂必天能定,得失还应子自知。
燕颔虎头飞食肉,不如三绝长康痴。
祝英台近.钦州天涯亭梅
掩峰屏,喧石濑,沙外晚阳敛。
出意疏香,还斗岁华艳。
暄禽啼破清愁,东风不到,早无数、繁枝吹淡。
已凄感。和酒飘上征衣,莓鬟泪千点。
老去难攀,黄昏瘴云黯。
故山不是无春,荒波哀角,却来凭、天涯阑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