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陵(bā líng)的意思:指人事物的特征或状态与巴陵地区相似,形容相对荒凉、贫瘠或落后。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打鱼(dǎ yú)的意思: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或偷懒的行为。
岛屿(dǎo y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与周围环境隔绝,孤立无援。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遥忆(yáo yì)的意思:远远地回忆,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鱼船(yú chuán)的意思:比喻人与事物相互依存,不能分离。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曾折(zēng shé)的意思:指曾经历过挫折、失败或曾受过伤害。
正秋(zhèng qiū)的意思:正秋指的是秋季的正中时期,也可以表示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最佳状态或时机。
- 注释
- 丛丛:形容水边植物茂密。
寒水:冰冷的水面。
打鱼船:用来捕鱼的小船。
忽与:突然接近。
亭台:园林中的建筑。
岛屿偏:岛屿位置偏远。
花明:明亮的花朵。
无月夜:没有月亮的夜晚。
声急:声音急促。
巴陵渡:古代地名,位于湖南岳阳附近。
残阳:落日余晖。
一望烟:一片朦胧的烟雾。
- 翻译
- 在寒冷的水面丛生的地方,我曾折下捕鱼的小船。
忽然间,它靠近了亭台,却反而觉得岛屿位置偏远。
明亮的花朵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显得格外醒目,而急促的声音正是秋天的特色。
遥远地回忆起巴陵渡口,夕阳下一片朦胧的烟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怀。开篇“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两句,通过叙述丛生的苇草边的寒冷水域,以及曾经在这里打鱼的小船,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忆。
接着“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情感的转变。从远离的人工建筑如亭台的接近,以及对原来认为完美的岛屿现在却感到不足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审美观念的改变。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两句,通过鲜明的画面,如同没有月亮的夜晚中盛开的花朵,以及秋天特有的急促声音(可能是虫鸣或风声),营造出一个深邃而又生动的秋夜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个时节的独特感受。
最后,“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远处巴陵渡口的怀念,以及在夕阳的余晖中所见的一片迷蒙景象。这不仅是对空间距离的跨越,更是对时间记忆的召唤,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刻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又不失温婉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