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游西园庵四首·其四》
《初秋游西园庵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曾受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觉苑秋风落,谶筵法鼓传。

经声穷夜柝,幡影薄云天

老厌樊笼役,思登彼岸先。

何功得愿果不使磨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岸(bǐ àn)的意思:指对岸、对方、对立的一方,也可以指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或地点。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觉苑(jué yuàn)的意思:指觉悟和才情超群的人。

磨砖(mó zhuān)的意思:指通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磨练,达到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

穷夜(qióng yè)的意思:指度过贫穷的夜晚,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夜柝(yè tuò)的意思:夜晚坚持不休息,工作到深夜。

愿果(yuàn guǒ)的意思:指愿望成真的果实,表示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游历西园庵时所见所感。首句“觉苑秋风落”以“觉苑”点明地点,秋风轻拂,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次句“谶筵法鼓传”中,“谶筵”暗示了某种神秘或预言的意味,与“法鼓”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宗教或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经声穷夜柝,幡影薄云天”两句,通过“经声”和“幡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庵内庄严、静谧的氛围。经声仿佛与夜晚的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幡影在薄云间摇曳,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后两句“老厌樊笼役,思登彼岸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他厌倦了世俗生活的束缚(“樊笼役”),向往着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思登彼岸先”)。这里的“彼岸”通常象征着心灵的解脱或超脱,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愿望。

最后一句“何功得愿果,不使笑磨砖”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实现愿望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的感慨。这里“磨砖”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了追求目标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与坚持,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解脱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切感悟,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曾受益
朝代:明

曾受益,字而吉。增城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举人。会试不第,谒选授福建宁德知县。以亲老不能迎养乞致仕,尝主修邑志。年八十九卒。有《吹剑集》。清康熙《增城县志》卷八有传。
猜你喜欢

对客联

张吴二济联床读;严霍同光间世生。

(0)

城南书所见

寒食才过三月三,野花芳草遍江南。

无情春色关心甚,杨柳青青出小庵。

(0)

过蓉溪看桂花有感题壁

丝管清歌集胜流,同人相对坐高秋。

只今载酒人何在,惟有岩花似旧游。

(0)

闻琵琶作

小楼风急上窗纱,百子榴低未着花。

病起闺中无限意,閒将心事问琵琶。

(0)

诗社分赋十绝句·其七秧针

江南伊轧水车鸣,一夜东风绿尽生。

可是采桑人罢绣,抛针到处踏莎行。

(0)

诗社分赋十绝句·其三红尘

非烟非雾敛芳埃,紫陌氤氲昼未开。

惟有青山高卧客,未曾一到此中来。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