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收灯:灯火稀疏。
城市:城镇。
接:连接。
荒村:荒芜的乡村。
翁媪:老夫妇。
耽眠:熟睡。
日已暾:太阳已经升起。
何事:为何。
牧童:放牛娃。
能:能够。
早起:早早起床。
缓驱:缓缓驱赶。
白牯:白色的水牛。
出:走出。
柴门:柴扉,简陋的木门。
- 翻译
- 灯火阑珊的城市连接着荒凉的村庄,老夫妇沉睡直到太阳已经升起。
为何放牛娃能如此早起,他缓缓地驱赶着白色的水牛走出柴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早晨景象。诗人通过对早起牧童和缓慢行走的白牯牛的描述,展现了农村清晨的悠闲氛围。
“收灯城市接荒村”这一句,将市集与荒僻的乡村相连,构建了一种从繁华到寂静的空间转换。"翁媪耽眠日已暾"则透露出诗人对乡间老夫妇悠闲晨睡生活的一份赞美之情。
“何事牧童能早起”一句,通过询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那位能够在清晨就起来的牧童的好奇与欣赏。"缓驱白牯出柴门"则是对这位牧童早晨工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从容不迫、安逸自得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节奏的赞美,以及对那份简单而纯粹生活情调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读书乐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
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
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
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
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
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
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
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是身,朽者是骨。
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
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读书乐》【明·李贽】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是身,朽者是骨。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c6691788158452.html
满江红·其五思隐
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
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
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
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北海钓,南山射。
东墅弈,西园画。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
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
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