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春秋有感》
《读春秋有感》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巧辩三足,曾窥豹两斑。

凤衰歌已过,麟获涕为潸。

妄作南柯郡,间争左角蛮。

梦回个事风雨度前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个事(gè shì)的意思:个体的事情,个别的事务

窥豹(kuī bào)的意思:窥豹意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仅凭外貌或片面的信息就做出判断。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南柯(nán kē)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苦乐,沉浸在自己的幻境中。

巧辩(qiǎo biàn)的意思:善于巧妙地辩论和争辩。

三足(sān zú)的意思:三只脚,比喻事物的稳定和完整。

妄作(wàng zuò)的意思:指毫无根据地自作主张,盲目行动,不顾实际情况。

无个(wú gè)的意思:没有个体,没有个别的。

无个事(wú gè shì)的意思:没有个人的事情,指没有个人私利,只考虑公共利益。

鉴赏

这首诗《读春秋有感》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联“巧辩鸡三足,曾窥豹两斑”以鸡三足、豹两斑的奇特景象,隐喻了在复杂多变的历史中,人们往往只能看到部分真相,难以全面理解历史的全貌。鸡三足象征着事物的不完整或矛盾,而豹两斑则暗示了历史事件的片段性和表面性,提醒读者历史的解读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颔联“凤衰歌已过,麟获涕为潸”运用了凤凰和麒麟这两个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太平的神话生物,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和对当前世道的感慨。凤衰歌已过,意味着过去的辉煌已经逝去,不再有凤凰高歌;麟获涕为潸,则是说即使遇到了象征吉祥的麒麟,也难掩内心的悲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

颈联“妄作南柯郡,间争左角蛮”进一步深化了对现实的批判。南柯郡和左角蛮都是虚构的地名,用来讽刺那些徒有虚名、实际并无实质意义的行为。妄作南柯郡,意指空有其表,实际上毫无价值;间争左角蛮,则暗指在一些边缘或次要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两句诗批评了社会上的一些浮夸和琐碎,强调了应该关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尾联“梦回无个事,风雨度前山”以梦境结束,表达了诗人从沉思中醒来,发现眼前并无特别之事,只有自然界的风雨变化。这既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状的隐喻。风雨度前山,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着社会变革的不可阻挡,无论个人如何努力,都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雨后登虎邱

兰舟维细柳,与客共攀跻。

山静花争发,林深鸟乱啼。

群芳含宿雨,双屐怯春泥。

杯酒论心久,危阑日己西。

(0)

途中七夕

七夕今宵是,时将溽暑收。

人间青女月,天上白榆秋。

金井梧飘叶,银河月坠钩。

吴城方乞巧,几处倚南楼。

(0)

夜抵江都

路入维扬郡,江空星汉遥。

渔村寒映火,荻岸夜闻潮。

云敛瓜洲树,月明扬子桥。

自来歌舞地,无复似前朝。

(0)

晓发天津舟中有感

篷窗帘影弄朝晖,晨起迟迟懒著衣。

老去不知筋力改,閒来时觉鬓毛稀。

望中烟树乡心远,到处风波宦况微。

拟向五湖寻旧业,萧然松竹待人归。

(0)

潞河舟中夜坐二首·其二

暂解朝簪去,还乘官舫行。

长风催客去,孤月向人明。

行迹随蓬转,归心逐雁征。

皇恩容乞假,无复用陈情。

(0)

七夕舟次杨村

燕阙天高暮雨收,青钱沽酒醉兰舟。

蓼花曲岸回残照,禾黍西风动早秋。

三载空成南国梦,一官还向上林游。

遥思今夜吴门月,几处穿针阅女牛。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