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兵燹(bīng xiǎ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战火蔓延。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刻木(kè mù)的意思:指官员或吏员在工作中刻苦勤奋,努力为民众服务。
任公(rèn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对公正、公平的尊重和推崇。
施易(shī yì)的意思:形容做某件事情轻而易举,没有困难。
松江(sōng ji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屯膏(zhūn gāo)的意思:屯膏是一个用于形容人贪婪、贪心的成语。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心要(xīn yào)的意思:指最重要的事情或关键的要素。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战争后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政治治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首句“兵燹三年久”,描绘了战争持续三年的残酷景象,暗示了长时间的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接着,“疮痍百姓同”一句,直接点明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将个人与集体的痛苦联系起来,强调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严重打击。
“政须随日化,心要与天通”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治理的见解。他认为政治政策应当随着时势变化而调整,同时,领导者的心志应与天地自然相协调,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以民为本的思想。
“刻木期难对,屯膏施易穷”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刻木”和“屯膏”的形象,表达了在困难时期,人们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资源的有限性和问题的复杂性。
最后,“松江三万顷,盂水爱任公”两句,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赞美了松江的广阔与美丽,同时也暗含对刘伯宣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古代贤臣任公一样,爱护百姓,治理有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后社会现状的忧虑,也展现了他对理想政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岂临江宋□道士刘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烟云台以登高望远为韵各赋四首·其二
炎运昔中否,仙吏乃遁逃。
朝命三山侣,夕谢九州豪。
碧堰俨遗躅,杉桂若旌旄。
登览值春晏,微雨洒兰皋。
俯窥石壁峭,仰羡天路高。
愧无谢客才,翰墨聊复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