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
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材木(cái mù)的意思:指人才或材料的素质和品质。
大匠(dà ji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艺上具有非凡才能的人,具有高超的技艺和造诣。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灵迹(l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才智超群,思维敏捷,富有灵性。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冥漠(míng mò)的意思:形容黑暗、深远、寂静的样子。
明强(míng qiáng)的意思:明显而强大。
偶一(ǒu yī)的意思:偶尔一次,偶尔的
披云(pī yún)的意思:穿越云层,形容功绩卓越或才能出众。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体弱(tǐ ruò)的意思:身体虚弱,体质不健康。
芴芒(wù má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昌盛的样子。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凿枘(záo ruì)的意思:比喻合作默契,互相配合得恰到好处。
作息(zuò xī)的意思:指日常生活的规律和秩序,特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这首诗《示李生二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描绘了宇宙的浩渺与时间的流转,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矛盾。接着,“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比作木材,被命运之斧雕刻打磨,最终显露出其本质的良善或缺陷。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内在品质的思考。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则进一步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与适应问题,表达了对因外界环境或个人选择不当而导致的困境的担忧。接下来的“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与不易持久的美好。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一句,借凤凰栖息于丹山的传说,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追求卓越与完美可能带来的孤独与失落的反思。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描述了仙人偓佺在纯净元气中修炼,虽身体虚弱却精神强大,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力量。
最后,“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表达了偶然间见到云开月明的美景,感受到宇宙万物的光辉与和谐,寓意着在困难与挑战中也能发现美好与希望。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总结全诗,强调了成为圣贤的基础在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理解,而这种追求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成长的独到见解。
三家不可仕,九夷宁足居。
天意不在东,圣图将安如。
海桴驰远情,凤哀想皇初。
载䞇有濩落,驱轮竟萧疏。
暮春二三子,一笑欣归欤。
鲁女居东邻,白发不嫁人。
投以双玉环,澹如秋月新。
匪石安可转,贞心难缁磷。
不睹桃花源,弃余如参辰。
风吹玉笛来,万籁高青旻。
蓬莱亦不远,欲往无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