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卓迪修稧图》。诗中描绘了茂密的树林与高耸的竹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氛围。诗人通过“展卷居然晋永和”一句,巧妙地将画面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仿佛在晋代永和年间展开画卷,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
接下来,“千载由人摹稧帖”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艺术传承的主题。这里提到的“稧帖”,指的是书法作品,尤其是古代书法家的墨迹。诗人感慨于千年之间,无数的艺术家都在模仿、学习这些经典之作,但真正的精髓与错误的传递并存,强调了艺术传承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最后,“孰传骨髓孰传讹”一句,直击核心,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艺术的传承过程中,哪些是真正被理解、吸收并传承下去的核心精神(骨髓),哪些则是表面形式的模仿,甚至出现了偏差或错误(讹)。这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探讨,也是对所有艺术形式乃至文化传承普遍问题的反思。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引子,巧妙地过渡到对艺术传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题绿溪园
近喜休兵,架壑千寻,疏泉一湾。
是袖中石晕,苏公东海,琴边菊秀,陶令南山。
招鲁诸生,修晋禊事,乞得君王此日闲。
优游地,遍秋怀绿淼,春信红殷。有时醉卧苔斑。
又绝胜珠楼十二间。
想寒更留客,盘堆玉髓,香辰挟妓,户列烟鬟。
金谷飞觥,辋川缚帚,云护双扉不用关。
无尘迹,止载书车到,泛雪人还。
齐天乐.早蝉
虫天俄把高枝占,闻根被他撩起。
蚁阵方酣,蜣丸乍蜕,偏把幺弦重理。年年惯技。
正倦借琴眠,俗拚筝洗。
著甚乾忙,一声声又沸人耳。黄梅刚到雨霁。
园林喑反舌,清寂堪喜。
助虐骄阳,分肥溽露,禁得排场开始。浮生幻矣。
怎竞趁蛾言,替腾蛙吹。好好提防,楚痀人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