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传神者》
《赠传神者》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我向无中生出妄,君从妄里却求真。

葫芦可画虽依本,阿堵知君画不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chuánshénzhě
sòng / zhènggāngzhōng

xiàngzhōngshēngchūwàngjūncóngwàngquèqiúzhēn

huàsuīběnāzhījūnhuàq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堵(ē dǔ)的意思:指人对权势者或有势力的人表示恭敬、顺从。

不亲(bù qīn)的意思:不亲指不亲近、不亲密。

葫芦(hú lú)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相似。

生出(shēng chū)的意思:指生长出来,也可指产生、发生。

注释
我:自己。
无:虚无,不存在的事物。
妄:虚假,非真实的东西。
君:你。
真:真理,真实的事物。
葫芦:中国传统的一种容器,常用于比喻。
画:绘画。
依本:依照原型或基础。
阿堵:古汉语口语,指代钱或财物,这里暗指画作的价值。
不亲:不真实,不亲近。
翻译
我试图在虚无中创造出虚假,而你却在虚假中寻求真理。
即使葫芦的形状可以依照原型画出,但我知道你画的葫芦缺少了真实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赠传神者》,通过对“妄”与“真”的探讨,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理解。首句“我向无中生出妄”,暗示了艺术创作往往源于灵感或想象,即使是虚构也能生发出新的意象。次句“君从妄里却求真”,则强调真正的艺术在于通过虚构传达真实的情感或哲理,即在虚幻中寻求生活的本质。

“葫芦可画虽依本”,葫芦作为常见的绘画题材,虽然有其固有的形态,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技艺赋予它新的生命和灵魂。“阿堵知君画不亲”,“阿堵”原指钱币,这里借指画作,言外之意是说,观者能感受到画家并未机械地复制葫芦,而是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使得作品与画家之间有了亲近感。

整首诗以艺术创作的过程为线索,揭示了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想象与真实并存的关系,以及艺术家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