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儒书:儒家经典著作。
相书:相术或星相学的书籍。
冷眼:冷静、客观的态度。
诸儒:众多儒家学者。
肯:愿意。
诚斋: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的号,这里代指某个人。
共个:一起。
五湖:泛指中国五大淡水湖,象征广阔的江湖。
- 翻译
- 放弃了儒家经典去研读相术书籍,用冷静的态度看待那些儒家学者。
你,曾生,愿意和我一起乘着渔舟泛游五大湖吗?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赠曾相士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家学说的一种超脱和批判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想要追随曾相士这样的人物,共同去体验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
"抛了儒书读相书"一句,"抛了"表明一种放弃,"儒书"指的是儒家经典,这里意味着诗人对传统学问的舍弃;而"读相书"则显示出对占卜之术的兴趣,可能是诗人寻求新知或是另类精神寄托。"却将冷眼看诸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和批判,"冷眼"意味着一种客观甚至是轻蔑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曾生肯伴诚斋否,共个渔舟入五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曾相士的仰慕,以及想要与之共同体验自然美景的愿望。"曾生"指的是曾相士,这里用"生"作为尊称;"肯伴诚斋否"则是询问曾相士是否愿意与自己一同追求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最后,"共个渔舟入五湖"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即两人共同乘坐小船进入著名的五湖(通常指的是太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学术观和生活态度,也透露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周希颜游章贡
忆昔吾先师,慷慨歌远游。
超忽凌八荒,咫尺视九州。
东将征旸谷,挂衣扶桑头。
西不畏羊肠,而以摧其辀。
南辕有遐眺,直指百粤陬。
北驾何所之,亦欲穷燕幽。
堕地弧矢志,壮岁无不酬。
肯学鄙丈夫,拘剪守一丘。
今日因送子,歌此临清流。
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
慨然动高兴,不作贾胡留。
发足真自此,行矣万里修。
倘或跨疲蹇,路长殊可忧。
愿言自努力,岁晚当遂谋。
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以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为韵赠徐子融
春来凡草木,开处总成花。
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
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
非不爱桃李,桃李多繁枝。
寄语折花人,半开花正好。
折到离披时,翻成被花恼。
花不在色香,全在精神处。
不惯识花人,未肯轻分付。
一夜无风雨,花枝报平安。
折花须惜枝,容易莫伤残。
兰薰可以佩,幽人撷其芳。
红紫时所竞,安得细推详。
白面谁家郎,逢花便攀折。
言会折花枝,折花人更别。
曲糵有工夫,气味独醇厚。
欲酿胸中春,岂可樽无酒。
座上尝春风,客来同把盏。
妙处我独知,醺然面生暖。
浅深存斟酌,杯行不须满。
既满须持之,不持惧招损。
香液喷瓮面,红光浮满卮。
此为最佳处,亦是极难时。
杯深不可把,俯身为渠撋。
淋浪莫沾衣,操纵得其权。
有客太诗狂,斗酒约相就。
那识半醺时,春风满怀袖。
我有酒一壶,酝酿颇得宜。
饮之痊沈痾,赠子聊以持。
《以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为韵赠徐子融》【宋·陈文蔚】春来凡草木,开处总成花。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非不爱桃李,桃李多繁枝。寄语折花人,半开花正好。折到离披时,翻成被花恼。花不在色香,全在精神处。不惯识花人,未肯轻分付。一夜无风雨,花枝报平安。折花须惜枝,容易莫伤残。兰薰可以佩,幽人撷其芳。红紫时所竞,安得细推详。白面谁家郎,逢花便攀折。言会折花枝,折花人更别。曲糵有工夫,气味独醇厚。欲酿胸中春,岂可樽无酒。座上尝春风,客来同把盏。妙处我独知,醺然面生暖。浅深存斟酌,杯行不须满。既满须持之,不持惧招损。香液喷瓮面,红光浮满卮。此为最佳处,亦是极难时。杯深不可把,俯身为渠撋。淋浪莫沾衣,操纵得其权。有客太诗狂,斗酒约相就。那识半醺时,春风满怀袖。我有酒一壶,酝酿颇得宜。饮之痊沈痾,赠子聊以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867c6a7ed98ee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