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鸡朝谒后,并马出郊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世(bù shì)的意思:形容非常罕见、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
朝谒(cháo yè)的意思:朝拜并探访君主或高级官员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贱士(jiàn shì)的意思:指品行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来今(lái jīn)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程度。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谢群公送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仕途生涯的复杂心情。
首联“贱士何须送,群公不世情”,诗人以谦逊之态自居,认为自己地位卑微,无需他人相送,暗含了对官场礼节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所谓“不世情”的官场风气的不满。
颔联“听鸡朝谒后,并马出郊行”,描绘了诗人早朝归来后与友人并骑出游的情景。鸡鸣即起,朝拜之后,与友人一同策马郊外,既展现了官场生活的忙碌,又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颈联“心恋金门远,身依玉树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渴望远离官场的束缚,向往自由的心灵世界;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依赖官场的权势和地位,追求荣誉与尊严。这种内心的挣扎,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利益之间的艰难抉择。
尾联“愁来今夜月,两地向谁明”,以月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月夜之下,诗人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愁绪,而这种愁绪不仅指向未来,也延伸到了与友人分别后的两地相思之情。通过这一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方孝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