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霁开愁望,波喧警醉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舟 中 寒 食 唐 /卢 纶 寒 食 空 江 曲 ,孤 舟 渺 水 前 。斗 鸡 沙 鸟 异 ,禁 火 岸 花 然 。日 霁 开 愁 望 ,波 喧 警 醉 眠 。因 看 数 茎 鬓 ,倍 欲 惜 芳 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倍欲(bèi yù)的意思:倍加渴望、极度渴望
斗鸡(dòu jī)的意思:指两只鸡相互斗,比喻争斗、竞争。
芳年(fāng nián)的意思:芳年指的是美好的年华,年轻时光。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江曲(jiāng qǔ)的意思:指江河弯曲的地方,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确定,曲折复杂。
禁火(jìn huǒ)的意思:禁止火灾,预防火灾。
空江(kōng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面上没有船只行驶,形容寂静无声的景象。
沙鸟(shā niǎo)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不屈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 注释
- 寒食: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空江曲:江湾的寂静处。
斗鸡:一种古代的娱乐活动。
沙鸟:在沙滩上的鸟。
禁火:寒食节习俗,禁止生火。
岸花然:岸边的花被火光照亮的样子。
日霁:雨后天晴。
愁望:带着忧愁的心情眺望。
波喧:江水波涛汹涌的声音。
警醉眠:惊醒醉酒后的睡眠。
数茎鬓:几根白发,代指年老。
倍欲惜芳年:更加想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 翻译
- 寒食节的这一天,我独自在弯曲的江边坐船。
沙滩上的斗鸡活动显得异常喧闹,岸边的花朵被烧火照亮。
阳光晴朗时我抬头望去,只感到忧愁,江面波涛声吵醒了酒醉的我。
看着自己稀疏的白发,更加珍惜渐渐逝去的青春年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春日江景。"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通过“空”和“孤”两个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心境。"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然"一句,则表现了自然界在寒食节气中另类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禁忌“寒食”这一特殊时节的情景。
接着,“日霁开愁望,波喧警醉眠”写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愁思和情感。"因看数茎鬓,倍欲惜芳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岁月匆匆以及青春易逝的感慨。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不失婉约。通过对寒食节气特有的环境和情感的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令人读后引发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门
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门锁涩关枢。
城上日出三丈馀,城下戢戢人嗟吁。
最怜纵横荷菜夫,欲杀青茜成蔫烟。
驴驼啮膝聚不驱,群鸡孤鹅鸣相呼。
邈然不数半与猪,客子四散别门趋。
逐臣过焉问何如,知者不告色不舒。
或言上皇帝有符,北门不开留翠舆。
金人忽屯城北隅,方今明日达聪俱。
司门郎官上奏无,未几金人来坦涂。
城南铁骑柴奚车,焚荡辅郡陵别都。
衣冠南下满江湖,白头辞臣思献书。
洪范灾异信岂诬。
四月十三日池上饮
圆荷受白露,可爱池上凉。
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
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
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
悠然望高天,邀月入我觞。
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
微风吹芙蕖,杂以草木香。
岂复知有暑,踏冰挟飞霜。
乐哉且勿归,况乃夜未央。
自疑非人间,今夕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