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含天地秀,皆是天地身。
天地蹇既甚,鲁山道莫伸。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地气(dì qì)的意思:指某个地方的气候、环境、特点等。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须得(xū de)的意思:必须,务必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这首诗是孟郊在唐朝创作的,名为《吊元鲁山(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孟郊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和人格修养的深刻思考。
"君子不自蹇,鲁山蹇有因" 这两句开篇提出了一个哲理,即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鲁山之所以显得蹇(即崎岖不平),是因为它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这里“蹇”字用得十分精妙,不仅形容了山势,也暗喻了人心。
"苟含天地秀,皆是天地身"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凡是包含天地之美的,都可以视作天地的一部分。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一致的哲学观。
"天地蹇既甚,鲁山道莫伸"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世界崎岖不平之感慨,以及对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正道的困惑。这里“天地蹇”指的是自然万物的混乱与不公,而“鲁山道莫伸”则是说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正确的道路也难以畅通。
"天地气不足,鲁山食更贫"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之气不足和山中食物匮乏的描述,暗示了社会资源的稀缺和人民生活的困顿。这里“天地气不足”是指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在减退,而“鲁山食更贫”则直接反映出当时民众的饥饿和贫困。
"始知补元化,竟须得贤人" 最后两句诗人总结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认识到需要补救和改善原始的自然秩序,而这一切最终还需靠德才兼备之“贤人”来实现。这也是对当时社会呼吁寻找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士来领导国家的强烈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人才和道德的渴望。
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潇洒?
桂影徘徊,白雪粲檐瓦。
故乡渺渺青山,茫茫绿水,又争柰、流年如泻。
嫩凉夜,尚有萱草馀花,芳菲绕台榭。
铜篆香残,绛蜡散轻灺。
谩说花解忘忧,忧多花少,更不分、被风吹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