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三十八首·其三十八》
《浣溪沙三十八首·其三十八》全文
清 / 王时翔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意外逢欢把玉纤夕阳罗袖傍疏帘

黄花紫蟹正相兼

荡风尘歌更怨,玲珑心地语犹尖。

夜深银蜡醉教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荡风(dàng fēng)的意思:指风势猛烈,吹得树木摇摆不定。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飘荡(piāo dàng)的意思:飘动、摇摆、漂浮。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相兼(xiāng jiān)的意思:相互融合、相互交叉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意外(yì wài)的意思:不可预料或预期的事情

玉纤(yù xi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柔弱和温柔。

正相(zhèng xiāng)的意思:正相指的是两个相对立的事物或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印证或相互呼应。

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的场景,充满了情感的波动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意外逢欢把玉纤”,开篇即以“玉纤”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纤细柔美的手,暗示着一场意外的欢愉即将展开。这既是视觉上的美感,也是情感上的预兆,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段情感的交流或欢聚。

“夕阳罗袖傍疏帘”,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罗袖上,映照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暖交织的氛围。罗袖轻拂过疏帘,既展现了女子的优雅动作,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黄花紫蟹正相兼”,黄花(菊花)与紫蟹并置,不仅色彩对比鲜明,也寓意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丰富。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紫蟹则可能代表着美食与奢华,两者相兼,既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飘荡风尘歌更怨”,在风尘中飘荡的不仅仅是女子的身影,更是她内心的哀怨与感慨。歌声中蕴含的情感,既是对过往的回忆,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玲珑心地语犹尖”,“玲珑”形容女子的心灵如宝石般清澈透明,而“语犹尖”则指话语中的犀利与敏锐,表现了她洞察世事的智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夜深银蜡醉教添”,夜深人静之时,银白色的蜡烛照亮了房间,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馨。这里的“醉”并非酒醉,而是心灵的沉浸与享受,表达了在美好时刻的全情投入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时翔
朝代:清

(1675—1744)清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诸生。雍正间以荐举任晋江知县,以宽和为治。乾隆初,官至成都知府。有《小山全稿》。
猜你喜欢

秋怀·其十七

竹冈藤树小跻攀,未报深恩鬓已斑。

凿壁犹怜前日事,望云空见暂时閒。

烟霞正值萧条候,亲友相逢梦寐间。

多病独愁常阒寂,半帘初日未开关。

(0)

别屈翁山次原韵时翁山方赴雁门挈家还里

结交怜独早,聚合苦无多。

日月载愁去,风尘如别何。

太行无易辙,沧海有回波。

去去更相勖,此心遑及他。

(0)

忆昔行

寂寞逗春愁,一丘兰麝土。

可怜泣露花,尚作迎风舞。

(0)

夏日村居次焦山郭次甫韵

万里天光海气凉,阑干十二海天长。

粟舂铁树飞泉响,酒压金茎玉露香。

柳岸客过桃叶渡,柴门人指杏花乡。

阴阴绿树江村晚,倦鸟归来带夕阳。

(0)

闻雁有怀苏内子及诸侍姬

淅淅寒风落叶稀,卧闻孤雁掩柴扉。

声悲月下佳人瑟,泪湿天涯病客衣。

夜入芦花何处觅,秋传书草为谁飞。

幽窗寂寞愁听汝,多少离情怨未归。

(0)

怀舍侄天亮

竹林诸子日徜徉,别后何人对尔狂。

报国芙蓉藏宝匣,登山瑶草满诗囊。

四君门下无高士,五柳窗前有上皇。

文事更能兼武备,中原谁荐杜当阳。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