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安博》
《入安博》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凤诏遥宣瘴海边,岂应从事独子贤。

身经安博逢除岁,家共屠苏别筵

强作清欢椰瓠酒,坐消馀兴杜陵篇。

蛮歌旅舞无多酌,拟拂宫袍远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筵(bié yán)的意思:指离开宴席或宴会,表示告别或离别。

除岁(chú suì)的意思:除去年龄,指消除年龄差异,不计较年龄大小。

从事(cóng shì)的意思:从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独子(dú zǐ)的意思:指家庭中唯一的儿子。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凤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旨意或命令。也用来形容非常重要的指示或指令。

宫袍(gōng páo)的意思:指皇帝的龙袍,也用来比喻权贵显贵的衣着。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蛮歌(mán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有力而美妙。

清欢(qīng huān)的意思:指心灵的宁静和舒适愉悦的感觉。

屠苏(tú sū)的意思:指砍伐苏木,用以比喻有才华的人被埋没或被压制。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应从(yìng cóng)的意思:应该从某种角度出发思考或处理问题。

远天(yuǎn tiān)的意思:指目光远大,志向高远。

瘴海(zhàng hǎi)的意思:瘴海指的是瘴气弥漫的海洋,也比喻充满危险的环境或困难重重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弼在安博这个边疆地区过年的场景,充满了异域风情与浓厚的人情味。

首联“凤诏遥宣瘴海边,岂应从事独子贤”中,“凤诏”象征着朝廷的恩赐和权威,而“瘴海边”则点明了安博的地理位置,环境艰苦。诗人感慨,即便是在如此偏远之地,朝廷的关怀依然能够传递到,这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身边人的赞赏,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保持一份贤德。

颔联“身经安博逢除岁,家共屠苏忆别筵”描述了诗人亲身经历安博的年节,与家人通过饮屠苏酒来回忆往昔的团圆宴席。这里的“除岁”指的是春节,而“屠苏酒”则是古代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饮品,寓意辞旧迎新。通过这一联,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传统习俗相结合,展现了节日的温馨氛围。

颈联“强作清欢椰瓠酒,坐消馀兴杜陵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努力寻找乐趣,以椰瓠酒自娱,借杜甫的诗篇寄托余兴。这里,“清欢”二字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而“杜陵篇”则暗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蛮歌旅舞无多酌,拟拂宫袍拜远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在异乡,但通过“蛮歌旅舞”的方式,诗人试图与家乡的文化产生共鸣。最后,诗人想象自己拂去官袍,向遥远的天空行礼,既是对家乡的深深敬意,也是对自身身份的一种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张弼在边疆地区过年时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缅怀,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早发途中

六幕星翻斗转车,揽衣王粲更离家。

孤城随月三挝鼓,碧树啼烟九子鸦。

独望残云愁霰雪,暂闻长笛忆京华。

霞朝莫问离怀苦,带眼愁多只有赊。

(0)

岁除

彫节真如借,良宵此向阑。

家储宿岁酒,乡送大傩寒。

旧卉回新物,来情续往欢。

匆匆馀几刻,催具五辛盘。

(0)

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二首·其二

美疢交明晦,浮龄讵控抟。

宗盟一个弱,人赎百身难。

赐敛荣絺衮,临哀驻玉銮。

欲知桃李爱,朝绂共汍澜。

(0)

公园

幽兴足端倪,危桥便见溪。

浪轻鱼喜掷,山近鸟工啼。

弱苇披风溆,凉蔬甲雨畦。

使君来已屡,林下自成蹊。

(0)

九日至卫南

良辰独据鞍,节物强相干。

酒驻衰颜浅,风吹客帽寒。

暂吟非有属,倦曲不成欢。

多谢黄花意,还如故国看。

(0)

桃·其三

为就东君得早红,年年开趁落梅风。

凌寒拂晓相看意,争合尊中放酒空。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