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笋(bān sǔn)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潜力潜伏在内而未被发现或发挥出来。
杯中(bē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存在于杯中,比喻事物微小或局限于一定范围。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独向(dú xiàng)的意思:独自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或行动。
端明(duān míng)的意思:指聪明、明智、机智。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古兴(gǔ xīng)的意思:古老的情趣和兴致。
怀古(huái gǔ)的意思: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对古代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
环内(huán nèi)的意思:环内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或圈子内。
见端(jiàn duān)的意思:看到事物的开头或端倪。
内乐(nèi lè)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内心快乐。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索价(suǒ jià)的意思:索取高价;要价过高。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外臣(wài chén)的意思:指国家中的官员或臣子背离忠诚,效忠外国势力,出卖国家利益。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燮理(xiè lǐ)的意思:燮理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合理、妥善地处理事物,使之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
吟咏(yín yǒng)的意思:吟咏指用诗歌、歌曲等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
由巢(yóu cháo)的意思:由巢意为从巢穴中出来,比喻人才出自于黔首,也指人才的出现。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此诗出自明代薛瑄之手,名为《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六首。薛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古代官员与隐士之间的互动,以及对邵康节作品的感悟。
首句“外臣自昔有由巢”,借用了古代官员的称谓“外臣”和巢父的典故,暗示了官员与隐士之间的身份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不是山人索价高”一句,巧妙地回应了前句,强调了隐士并非因价格高昂而拒绝与外界交往,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独向杯中存燮理,每从环内乐逍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杯中”与“环内”的对比,展现了隐士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平衡与乐趣的方式,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才看园老分斑笋,又见端明送药苗”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隐士与外界的和谐关系。园老分赠斑笋,端明(可能指官员)赠送药苗,这些细节不仅增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联系,也体现了隐士生活中的智慧与情趣。
最后,“馀事尽从吟咏见,感时怀古兴滔滔”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通过吟咏诗歌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邵康节作品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