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云共远,身与鹤同还。
《归嵩山作》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嵩岳堪归隐”,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嵩山的喜爱和渴望在此归隐的心愿。接着,“无能只愿闲”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似乎在说自己的能力有限,只希望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心随云共远,身与鹤同还”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心比作飘浮的云,身比作飞翔的鹤,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向往。云的飘逸和鹤的高飞,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黄菊闲秋径,丹枫映晚山”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景图。黄菊点缀在小径两旁,丹枫则映照在傍晚的山峦之上,色彩鲜明,富有诗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地偏无俗辙,终日掩柴关”点明了诗人选择归隐的原因——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他选择了一个偏僻之地,关闭柴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此来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周院判原已还任南京得杲字
前年送君城东亭,今年送君城南道。
年年长作送行人,每见君归被君恼。
君生何好只好诗,稛载东归揔诗草。
玉延半舫最留连,共月庵前亦倾倒。
醉中劝我不如归,只说金陵山水好。
人生出处谁得知,世路东西难自保。
难自保,云冥冥,日杲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