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丛兰(cóng lán)的意思:指事物密集或聚集在一起。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邻老(lín lǎo)的意思:邻居、老人
排云(pái yún)的意思:排除困难,消除阻碍。
山径(shān jìng)的意思:山径指的是山间的小道,引申为偏僻、幽静的地方。
为道(wéi dào)的意思:为了追求真理和道德,奉行道义之道。
无缝(wú fèng)的意思:没有缝隙,指事物连接紧密、完美无缺。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行童(xíng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宣扬(xuān yáng)的意思:广泛宣传和传播某种观点、思想、理论等。
掩藏(yǎn cáng)的意思:隐藏、遮盖、隐瞒
无缝塔(wú fèng tǎ)的意思:形容事物连接紧密,没有缝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僧侣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佛祖真宗绝掩藏”,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认为佛理并非深不可测,而是随处可见,如同溪水潺潺,自然流淌,昭示着佛法的普遍性和生活化。
“溪声不断为宣扬”进一步阐述了佛法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就如同溪流不息地诉说着真理。接下来,“丛兰抽蕊点山径,叠嶂排云护草堂”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丛生的兰花点缀着山间小路,层层叠叠的山峰仿佛守护着草堂,象征着佛法如同自然界的美好与秩序,给予人们心灵的庇护和指引。
“邻老病虚频夜醒,行童痴重惯时忘”则通过描述僧侣们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年长的僧侣因病而频繁夜醒,但这种清醒并未带来困扰,反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体悟;而年轻的行童则因对佛法的痴迷而时常忘记世俗之事,体现了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
最后,“人来欲借无缝塔,为道好皮莫剜疮”一句,以借塔之事为喻,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不应过于执着于形式,而应注重内心的真实体验和修行的实质。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要避免过度的自我伤害,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思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柳与堤回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
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
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
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
高才。
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
况今朝调鼎,尤待盐梅。
只恐身闲不久,难留恋、花月楼台。
看新岁,春风且送,五马过江来。
满庭芳·雪底寻梅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
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
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
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
熙然。
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
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
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
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
蓦山溪·想伊不住
想伊不住。
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
邂逅却相逢。
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