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阁雨望》
《西阁雨望》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

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滂沱朱槛湿,万虑檐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檐楹(yán y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房屋。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石棱(shí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棱角分明,坚硬而锋利。

疏放(shū fàng)的意思:疏放是指解除束缚、放松限制,让事物自由发展或释放。

水城(shuǐ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周围有河流、湖泊等水域环绕的城市。

万虑(wàn lǜ)的意思:形容忧虑繁多,心事重重。

远情(yuǎn qíng)的意思:远离的感情。

云幔(yún màn)的意思:云幔指云彩像帘幕一样挂在天空中,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朱槛(zhū kǎn)的意思:朱槛是指门槛上涂朱红漆的门。比喻高官显贵的门第。

注释
楼雨:雨点落在楼阁上。
沾:打湿。
云幔:楼阁上的帷幔。
山寒:山间的寒冷。
著:浸透。
水城:被水包围的地方。
径添:小路增添。
沙面:沙地表面。
湍减:水流减缓。
石棱:石头的棱角。
菊蕊:菊花的花蕊。
凄疏:稀疏且凄凉。
松林:松树成林。
驻:停留。
远情:远方的情感。
滂沱:大雨如注。
朱槛:红色的栏杆。
万虑:万千思绪。
檐楹:屋檐和柱子。
翻译
雨点打湿了楼阁的云幔,山间的寒气浸透了水城。
小路在雨后沙面上清晰可见,湍急的水流减缓,石头棱角显现出来。
菊花稀疏开放,带着几分凄凉,松树林中停驻着远方的情思。
大雨倾盆,红色栏杆都被打湿,万千思绪环绕在屋檐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秋雨中的静谧与苍凉。开篇“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两句,设定了整体的氛围:连绵的秋雨如同轻纱般覆盖着楼阁,山峦间弥漫着一片寒意,仿佛整个山川都被浸润成了水城。紧接着,“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进一步刻画了雨后的地貌变化:小路上浮现出细腻的沙粒,而湍急的溪流中,石头的棱角也似乎在雨水的磨砺下渐渐显露。

诗人的情感通过“菊蕊凄疏放”得到了抒发,这里的菊花不仅是秋天的象征,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接着,“松林驻远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情的留恋,通过松林这个意象传达了一种淡定而深沉的情怀。

最后两句“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描绘了雨水沿着建筑物的檐角流淌,形成一道道清晰可见的线条,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沉思。整首诗通过对秋雨景象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激发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除夕寓海昏

忽忽天涯又岁除,萧然牢落叹离居。

楼头笛韵堪催酒,云外鸿飞不系书。

春到他乡悲旅食,心悬故国忆鲈鱼。

残编掩罢寻归梦,一枕三更两载馀。

(0)

郊居集句十首·其十

揣分非才合退藏,不离窗下见羲皇。

青袍白马有何意,社酒寒灯乐未央。

年貌暗随黄叶去,此心兼笑野云忙。

悠悠物外身无事,莫倦连朝在醉乡。

(0)

塞上曲七首·其六

莫谓秦关腥未埽,漫云汉布图不早。

壮猷但得周方叔,边郊到处生芳草。

(0)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其八

春王八日集群仙,南极星明傍紫璇。

百福已全仍百寿,一尊齐祝鹤峰前。

(0)

恭奉万历哀诏用韵

仙驭灵踪蹑结邻,桥山神鼎屹嶙峋。

自怜沟壑馀黄发,犹忆丝纶奉紫宸。

万里逐臣空洒血,三良遗恨未埋身。

号天欲问须材事,芮毕彤毛复几人。

(0)

伏日招同李康侯黄见河陈惺白三广文榕溪泛集

宿涨平添蘸碧空,一尊容与水云中。

非关避暑逢袁绍,却喜谈经尽马融。

雨过溪花浑媚客,晴吹汀树远含风。

浮沉莫论人间世,共向中流问织荭。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