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玉 尺 山 寺 宋 /程 师 孟 永 日 清 阴 喜 独 来 ,野 僧 题 石 作 吟 台 。无 诗 可 比 颜 光 禄 ,每 忆 登 临 却 自 回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师孟独自游历玉尺山寺时的惬意与感悟。"永日清阴喜独来",他欣喜于在漫长的白天里,山寺林间的清凉阴暗处能独自欣赏,体现了他的闲适和对自然的喜爱。"野僧题石作吟台",这里的"野僧"可能指的是山中的隐士或僧人,他们将一块石头刻成吟台,供诗人抒发情感,增添了文化气息。
诗人接着以"无诗可比颜光禄"来表达对前人颜光禄(可能是唐代诗人颜真卿)的敬仰,暗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想写出如颜光禄般传世佳作。然而,每次想到要模仿这样的诗才,他反而感到自谦,觉得自己的诗才无法企及,"每忆登临却自回",表达了他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逊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使得这次游历成为一种内心的享受和自我反思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寺过程中的细节和感受,展现了诗人程师孟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领悟。
- 翻译
- 整天在清凉的树荫下独自前来,
野和尚在石头上题字作为吟诗的平台。
- 注释
- 永日:整日。
清阴:清凉的树荫。
喜:欢喜。
独来:独自前来。
野僧:野外的和尚。
题石:在石头上题字。
作吟台:作为吟诗的地方。
无诗:没有诗。
可比:可以相比。
颜光禄:颜真卿(颜光禄是颜真卿的别称,唐代著名书法家)。
每忆:每当回忆起。
登临:登山游览。
却自回:却不由得自己返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同叶叔达饮碧螺盦
无聊有恨,正荷花时候、春愁都热。
约个酒人添个影,捲起缃帘望月。
雪藕丝长,剥莲心苦,此意吾能说。
隔窗鹦鹉,为谁也自饶舌。
又到酒倦灯阑,绿茶初酽,越色瓷杯洁。
细数年华惊一昨,各有情怀悽绝。
春草秋花,神仙儿女,甚事无完缺。
凭他铁笛,一声吹上云裂。
夜雨
连日天气蒸,春光快花剪。
楼阁生暮阴,顿失棉衣暖。
幽人观化心,事事不得懒。
一更纸窗鸣,二更声忽断;
三更启户出,掌湿不可卷。
始知春雨细,一使春风软。
檐响始不闻,树滴渐可辨。
水虫涩新吟,炉烟回虚转。
不觉倍怀人,残灯伴孤馆。
霓裳中序第一.咏雩招饮寰乐园。用白石谱制词写怀,余亦继声
离忧不客极。欲涤愁肠思怎得。吟损两肩耸力。
更枯叶瘦黄,寒风萧索。閒偷一隙。
忘去鸿、离塞为客。杯中月、山河寸影,总是可怜色。
秋寂。烛光摇壁。袅絮思、霓裳暗织。狂评棋局往迹。
我欲乘风,卿缓归陌。管弦虫韵息。
漫错认、池临凝碧。南云望、中原如发,不觉弁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