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圃何其窄,于侬已自华。
霜熟天殊暖,风微旆亦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此圃何其窄,于侬已自华。" 这两句写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此圃" 指的是菜园,这里用"何其窄" 来形容它的狭小,而"于侬" 则是一种植物的名字,常与水泽环境相联系。"已自华" 表示这块地方虽然不大,但已经充满了生机和美好。
"看人浇白菜,分水及黄花。" 这两句则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劳作来描绘景象。"浇白菜" 和"分水及黄花" 都是农事的具体写照,它们不仅展现了农业劳动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和谐与自然共处的生活状态。
"霜熟天殊暖,风微旆亦斜。" 这两句则转入对气候的描绘,"霜熟天殊暖" 表示秋末冬初时节,虽然有霜冻,但天气仍然温和;"风微旆亦斜" 描写的是轻柔的风带着一丝倦意。这样的气候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是一种抒情手法,通过外在的物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 "笑摩桃竹杖,何日拄还家。" 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家的渴望。这里的"桃竹杖" 是指用桃木和竹子制成的拐杖,这在古代常被用作行走时的辅助工具。"笑摩" 表示诗人的悠然自得,而"何日拄还家" 则是对归家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流露。
周家女儿古贞烈,平生自比孤鸾洁。
比翼惟齐鸑鷟飞,同心兼得关睢别。
绿林虽豪敢犯之,佯作温柔向渠说。
回头白璧已沈波,绿林睨之惊欲绝。
桃花脸上春风生,争料胸藏一寸铁。
贞魂应不逐飘风,定作厉鬼将冤雪。
至今兰石海为清,中有秋波照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