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兴已尽,隐庐来不赊。
隤基濒野水,瘦竹隐疏花。
清谈固难觅,渴肺颇思茶。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赵蕃造访友人佛寺与隐庐的经历。首句“佛寺兴已尽”暗示了寺庙游历的结束,而“隐庐来不赊”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接下来,“隤基濒野水”描绘了寺庙遗址临近宁静的野外流水,环境清幽。
“瘦竹隐疏花”进一步渲染了隐居处的简朴与自然之美,竹子的瘦削和稀疏的花朵都透露出一种淡泊的禅意。诗人“试挽添丁问”,试图寻找主人,却只见云过,不禁联想到东汉名士黄宪(字叔度)的高洁风范。
最后两句“清谈固难觅,渴肺颇思茶”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谈雅集的向往,以及在寻访未果时的淡淡遗憾和对茶香的渴望,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现实中的些许落寞。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
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
予尝发梦寐,事已验曩少。
时逾二十春,偶过非素料。
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
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
致恭古贤人,且异媚近要。
在昔魏公子,夷门尊隐耀。
终知养松筠,曾不类蒿藋。
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钓。
泊舟斫枯葭,歊火爇岸傍。
冒岭云冥濛,漫江雪飞扬。
拖冰脩网涩,出水朱鬐僵。
旷然起远怀,风旗转危樯。
千帆共辞浦,搀错逆水翔。
落星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鲚鱼何时来,杨花吹茫茫。
沙草不可辨,雁立知汀长。
山头化石妇,忽变素质光。
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