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古时亭,断槛临新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店(cūn diàn)的意思:指小小的、不起眼的店铺或商店。
颠顿(diān dùn)的意思:形容生活困苦,四处流浪,没有安定的居所。
风裳(fēng cháng)的意思:指风度翩翩、仪态优美的样子。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裘带(qiú dài)的意思:指财富的来源。比喻通过勤劳努力获得的财富。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下古(xià gǔ)的意思:下古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状态或时期,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观念非常古老、陈旧。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水佩风裳(shuǐ pèi fēng sh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仪态、言谈举止等非常优雅、美丽。
- 鉴赏
这首诗以“卜算子·咏荷”为题,作者是金兆蕃,创作于清末至近现代初。诗中描绘了一幅古亭临水、荷叶飘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塘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历下古时亭”,点明地点和历史背景,古亭位于历下之地,历史悠久。接着“断槛临新渌”,描述了亭子的残破门槛正对着清澈的池水,新绿的池水与残旧的亭子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水佩风裳问有无,但见丛芦绿。”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水波比作佩带,风中的荷叶比作舞动的衣裳,询问它们是否还在,却只见一丛丛的芦苇在绿意中摇曳,暗示荷花可能已不在,留下一片绿意盎然的芦苇作为见证。
“村店问羊留,裘带咨遗躅。”这两句转而写到村落中的小店铺,询问是否有羊停留,以及穿着皮裘的人在寻找什么痕迹。这里的“羊留”和“裘带”都与前文的“荷”相呼应,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热闹,如今只剩下回忆。
最后,“颠顿风尘忽眼明,道左亭亭玉。”在经历了风尘仆仆的旅途后,突然看到亭中挺立的玉兰树,眼睛为之一亮。这里以玉兰树象征高洁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困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荷塘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海阳山湘漓水源歌
我昔读《水经》,曾究湘漓流。
源出始安县,阳海山之陬。
涓涓始一脉,觞泛乃为舟。
盘盓导东北,水分西岭头。
咫尺同源异千里,北曰湘水南漓水。
湘过巴丘入于江,漓至苍梧注郁止。
漓流水弱湘流强,为溯狂波筑铧觜。
刊凿灵渠万世功,谁其作者秦臣史。
渠开水似天河倾,因功谋利费经营。
续设陡门三十六,堤埒坝蓄如屯兵。
往来自此邀其惠,楚粤舟航咸利济。
人工不若天生成,安得移山重叠砌。
乾隆甲戌九月秋,上公抚字忧民忧。
羽书络绎檄余往,相度刻日工须鸠。
里粮策马走山麓,先事穷源后修筑。
兴安境尽入灵川,攀葛扪萝历幽谷。
一山突起矗大荒,石骨嶙峋百丈强。
四围无嶂亦无岫,居民指此即海阳。
山脚嵌空挂钟乳,下有清泉岩口吐。
把火直入山腹中,目击潭光彻水府。
神奸物怪不可求,阴森气逼声飕飗。
然犀我恐幽明别,邃窦岂堪人久留。
出岩丛棘钩衣裂,老树古藤悬嵽嵲。
披寻石壁获二碑,藓蚀苔侵色似铁。
摩挲漫读马陈文,字迹端遒钗脚分。
速呼童子扣墨本,天风飒飒飘秋云。呜呼!
烟霞我固有深癖,抉秘搜奇无虚夕。
湘漓于此结奇缘,作歌记事镌诸石。
《海阳山湘漓水源歌》【清·查礼】我昔读《水经》,曾究湘漓流。源出始安县,阳海山之陬。涓涓始一脉,觞泛乃为舟。盘盓导东北,水分西岭头。咫尺同源异千里,北曰湘水南漓水。湘过巴丘入于江,漓至苍梧注郁止。漓流水弱湘流强,为溯狂波筑铧觜。刊凿灵渠万世功,谁其作者秦臣史。渠开水似天河倾,因功谋利费经营。续设陡门三十六,堤埒坝蓄如屯兵。往来自此邀其惠,楚粤舟航咸利济。人工不若天生成,安得移山重叠砌。乾隆甲戌九月秋,上公抚字忧民忧。羽书络绎檄余往,相度刻日工须鸠。里粮策马走山麓,先事穷源后修筑。兴安境尽入灵川,攀葛扪萝历幽谷。一山突起矗大荒,石骨嶙峋百丈强。四围无嶂亦无岫,居民指此即海阳。山脚嵌空挂钟乳,下有清泉岩口吐。把火直入山腹中,目击潭光彻水府。神奸物怪不可求,阴森气逼声飕飗。然犀我恐幽明别,邃窦岂堪人久留。出岩丛棘钩衣裂,老树古藤悬嵽嵲。披寻石壁获二碑,藓蚀苔侵色似铁。摩挲漫读马陈文,字迹端遒钗脚分。速呼童子扣墨本,天风飒飒飘秋云。呜呼!烟霞我固有深癖,抉秘搜奇无虚夕。湘漓于此结奇缘,作歌记事镌诸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1767c67681967d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