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岁月流转、时光变迁的景象。首句“西风吹老宾根霜”,以秋风萧瑟、霜叶凋零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衰败的氛围。接着,“几度青山送夕阳”一句,将自然景观与时间概念巧妙结合,暗示着岁月的轮回与不变的自然规律。
“回首渊明今已矣”一句,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生活的怀念与感慨。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这里通过“渊明今已矣”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最后一句“黄花犹带晋时香”则以菊花为载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菊花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这里的“黄花”不仅指自然界中的菊花,也暗喻着陶渊明及其所代表的晋代文化精神。诗句通过菊花的香气依旧,暗示着尽管时代更迭,但那些高尚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传统依然留存,给予后人启示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温婉,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仲平十八日观潮
吴儿轻生命如线,赤脚翻身踏江练。
南人惯看心不惊,北客平生眼希见。
海上潮来雪不如,中郎诗成锦初烂。
句法岂但窥澄江,壮士何从挽天汉。
飞流溅沫不足论,万壑千岩此为冠。
解言越峤翠摩空,岁与浪花争隐见。
我亦苍颜阅九州,始问江神得奇玩。
六年东望西兴云,岁月崩奔一飞箭。
拟将匹练作江图,归与故人誇伟观。
倘从江海识波涛,分逐秋篷共流转。
试令海若语冯夷,惭色自应须满面。
谁当更草海潮篇,词采风流付王翰。
晚行湖堤望南山诸峰
曳履步远壑,挽衣枝短筇。
霁色过急雨,馀霞漏微红。
照眼一湖净,环湖几山重。
不知何禅灯,明灭苍翠丛。
但闻烟霞间,绕山鸣乱钟。
暮年行乐意,不与足力穷。
明晨倘可迟,尚堪历诸峰。
有幽固当探,无客谁与同。
馀子不足偕,形往影自从。
言旋且当尔,兴在何由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