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髻瞻殊像,千花聚法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初禅(chū chán)的意思:
(1).佛教语。色界中的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 隋 江总 《钟铭》:“舟移巨壑,火坏初禪。”
(2).佛教语。四禅定之一。“初禪”的主要特征是“八触”:痒、动、轻、重、冷、暖、涩、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见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九之一。《楞严经》卷九:“清浄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禪。”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八:“未免初禪怯花影,梦回持偈谢 灵簫 。”法筵(fǎ yán)的意思:法筵指的是佛教中的宴会,也可以指宴请来宾的盛大宴会。在现代汉语中,法筵多用来比喻盛大的宴会或宴请。
画壁(huà bì)的意思:指在墙上绘画,比喻无用的努力或多余的功夫。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明霞(míng xiá)的意思:明亮的朝霞,形容光明、希望的出现。
霞外(xiá wài)的意思:指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或事物。
仙梵(xiān fà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高亢。
哲匠(zhé jiàng)的意思:指有着卓越智慧和技艺的匠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殊像寺内庄严的法相与氛围,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中独特的景象和精神境界。
首句“五髻瞻殊像”,描绘了仰望寺庙中独特佛像的情景,五髻象征着佛教中的高僧或菩萨,殊像则暗示了非凡的佛像形象,营造出一种崇敬与神秘的氛围。
“千花聚法筵”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法会上的花朵聚集比作众多信徒的汇聚,生动地表现了法会的盛大与庄严,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
“经营思哲匠,髣髴见初禅”则表达了对设计与建造寺庙的智慧与匠心的赞美,同时通过“初禅”这一佛教术语,暗示了寺庙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是一个精神修行的场所,引导人们进入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緤马明霞外,燃灯画壁前”描绘了寺庙外部与内部的景象,緤马意味着拴马,此处可能象征着在寺庙周围,人们虔诚地等待或参与法事;明霞外则暗示了寺庙在晨光或晚霞中显得格外庄严与神圣;而“燃灯画壁前”则展示了寺庙内部灯火辉煌,壁画栩栩如生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作为宗教与艺术融合的场所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句“不须仙梵放,清磬已泠然”以清磬的声音结束全诗,清磬是寺庙中常用的法器,其声音清脆悠扬,象征着佛法的纯净与深远。此句意在表达,无需借助仙乐梵音,清磬的声音已经传达出佛法的清凉与宁静,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殊像寺内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以及寺庙作为精神寄托与修行之所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卯上元灯夕
百万人家户不扃,管弦灯烛沸重城。
游车正满章台陌,为报天鸡莫浪鸣。
次韵和参政陈给事寒食杜门感怀
班班疏雨欲晴天,回避春风入醉眠。
新火未来丝阁静,砌苔窗树两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