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开石照正新磨,鸟度猿攀野客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至绩溪时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雨开石照正新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水洗涤后的山石,如同被重新打磨一般,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这里的“新磨”不仅指山石表面的洁净,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新环境的期待。
次句“鸟度猿攀野客过”,通过鸟儿自由飞翔、猿猴攀爬的动作,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这里的“野客”既可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泛指那些在自然中自由行走的人们,共同构成了和谐共生的画面。
第三句“忽见尘容应笑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变化的感慨。在自然的映衬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面容似乎沾染了世俗的尘埃,这或许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反思,或是对当下心境的一种自省。这一句蕴含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年来底事白须多”,直接表达了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发的增多,诗人不禁思考起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宝贵。这一句既是对个人老去的无奈,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昔游诗 其七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岩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攀援始得上,垃圾人见接。
荒村三两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闲对妻儿说。
昔游诗 其十一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
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嬾瓒岩,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岩花,杯盂琢红玉,飞云峰畔过,揽之不盈掬。
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
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幡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渠。
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昔游诗 其十一》【宋·姜夔】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北有嬾瓒岩,大石庇樵牧。下窥半岩花,杯盂琢红玉,飞云峰畔过,揽之不盈掬。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高处惊我魂,幡思宅平陆。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绝顶横石渠。仙人有遗躅。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467c68fd523be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