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四桥二首·其一》
《第四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黄帽牵船客自摇,水花压岸送归潮

晚风忽断疏蓬雨,秋在烟波第四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归潮(guī cháo)的意思:指潮水退回,涨潮之后的潮水回归到原来的位置。比喻一种事物或现象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牵船(qiān ch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牵引着一艘船,引申为帮助别人或帮助他人共同前进。

水花(shuǐ huā)的意思:指水中溅起的花样状的水花,比喻事物的变化、发展或变化的情况。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注释
黄帽:形容斗笠的颜色。
牵船客:摇橹的船夫。
自摇:自己摇动船只。
水花:水面溅起的水花。
压岸:拍打岸边。
归潮:退潮。
晚风:傍晚的风。
疏蓬雨:稀疏的蓬草上的雨。
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
第四桥:指代某个具体的桥。
翻译
戴着黄色斗笠的船夫自己摇橹,水花拍打着岸边伴随着退去的潮水。
傍晚的风突然吹停了稀疏的蓬草上的雨,秋天的景色就在烟雾笼罩的第四座桥边显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以"黄帽牵船客自摇"起笔,形象地刻画出一位戴着黄色斗笠的船夫独自摇桨的场景,给人一种朴素而亲切的感觉。接着,"水花压岸送归潮"一句,通过水花拍打岸边的情景,暗示着潮水的涌动和归航的进行,富有动态美。

"晚风忽断疏蓬雨"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微风吹过,稀疏的蓬草间洒落下零星的雨点,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诗意。最后,"秋在烟波第四桥"以"秋"字点明季节,"烟波"则渲染出一种迷蒙的水雾氛围,而"第四桥"则可能是诗人行舟所经的一座桥梁,它既是实写,也寓含了诗人对旅途的思考和对远方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秋意,以及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索。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题画鹤

在阴胎化质,缣素写珍禽。

差池出玄圃,凄切逐瑶琴。

凝霜时振羽,警露有馀音。

乘轩虽窃宠,终衔恩遇深。

(0)

建溪逢游宗振

与君神交今十载,彼此飘零隔湖海。

击筑应难逢渐离,鼓刀何处寻朱亥。

余也今年过建溪,君方弹铗居城西。

客里相逢发长啸,飘飘吐气凌虹霓。

怜君橐中无所有,犹解馀钱去沽酒。

肯将踪迹落红尘,自许交情同白首。

世事悠悠叹二毛,灯前相对两绨袍。

须臾酒尽东西去,江上潮平月正高。

(0)

寄林去疾

相闻十馀载,相隔三百里。

君瞻鳌顶云,我梦鲤湖水。

何以赠所欢,因风寄兰芷。

(0)

江南弄

冰肌皓魄红罗襦,郁金裙带悬流苏,莲舟荡漾临澄湖。

临澄湖,连臂歌,欢不来,将奈何。

(0)

秋雨送琴客

推琴还徙倚,似欲问归舟。

装就藏云满,行先借雨留。

分题当赠柳,惜别正悲秋。

一片潇湘意,途间按谱收。

(0)

憩寿张署中次介孺韵

谁是当官不苦忙,敲冰且复浣诗肠。

来青乍快迎风竹,送日常焚入夜香。

行色三更随月冷,襟期六月带秋凉。

远心自在尘鞅里,小憩何须定解缰。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