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竹 鱼 宋 /杨 万 里 银 鱼 色 如 银 ,竹 鱼 色 如 竹 。渭 川 千 亩 秀 可 掬 ,都 将 染 成 一 身 绿 。鱼 生 竹 溪 中 ,家 在 竹 根 菱 荇 丛 。昼 餐 竹 叶 与 竹 米 ,夜 饮 竹 露 吹 竹 风 。前 身 王 子 猷 ,今 身 赤 鲩 公 。只 知 爱 竹 判 却 命 ,化 作 此 君 苍 雪 容 。渔 翁 夜 傍 竹 溪 宿 ,鱼 惊 钓 丝 冰 底 缩 。朝 来 钓 得 水 苍 玉 ,先 生 笑 扪 藜 苋 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吹竹(chuī zhú)的意思:指人的口才很好,能够巧妙地运用言辞,使人信服。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钓丝(diào sī)的意思:形容人痴迷于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都将(dōu jiāng)的意思:都,指全部;将,指要、将要。都将意为全部都要或将要。
化作(huà zuò)的意思:化作指将某种形态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或状态。
可掬(kě jū)的意思:形容价值高、可珍贵、可贵重。
藜苋(lí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不得不依赖或接受的事物。
判却(pàn què)的意思:指判断、决定后,立即执行或执行到底,不退缩、不推诿。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千亩(qiān mǔ)的意思:形容田地面积广阔。
水苍(shuǐ cāng)的意思:形容水色苍白。
王子(wáng z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银鱼(yín yú)的意思:指财富或贵重物品。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鱼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庆祝生日、过年等喜庆场合,摆上鱼类食品作为宴席上的一道菜。
知爱(zhī ài)的意思:了解并珍爱。
竹鱼(zhú yú)的意思:指以竹片制成的鱼形器具,比喻虚有其表,外表美丽而内里空虚的东西。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竹溪(zhú xī)的意思:指清幽的竹林和溪水,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竹米(zhú mǐ)的意思:指竹子的米粒,比喻微小的东西。
竹露(zhú lù)的意思:竹子上的露水,比喻清晨的露水或者清凉的水。
竹根(zhú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坚固,不易动摇。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水苍玉(shuǐ cāng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清秀、美丽。
渭川千亩(wèi chuān qiān mǔ)的意思:指一片广阔的田地或农田,形容土地肥沃,生产力丰富。
- 注释
- 银鱼:色泽如银的鱼。
竹鱼:色泽如竹的鱼。
渭川:古代河流名,此处指竹林。
秀可掬:形容竹林翠绿,仿佛能捧在手中。
赤鲩公:赤鲩,一种鱼类。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
苍雪容:形容竹子的白色或苍翠如雪。
钓丝:钓鱼时的细线。
藜苋:野菜,这里代指简朴的食物。
- 翻译
- 银鱼色泽如银,竹鱼色泽如竹。
渭川的千亩竹林翠绿欲滴,仿佛能捧在手心,全被染成一片绿色。
鱼儿生活在竹溪之中,家就在竹根下的菱荇丛中。
白天以竹叶和竹米为食,夜晚则饮竹露,听竹风轻拂。
从前是王子猷转世,如今是赤鲩鱼公。
只知道热爱竹子,宁愿舍弃生命,化身为竹的苍雪之姿。
渔翁夜晚依傍竹溪歇息,鱼儿受惊,钓鱼线缩回冰凉的河底。
早晨钓得一尾如水苍玉般的鱼,先生笑着抚摸着藜苋做的饭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银鱼和竹鱼颜色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美好状态。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这两句,通过鱼生活在竹林之中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存方式的诗意化。
接下来的"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几句,通过对前世今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尤其是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这种情感超越生死的力量。
最后两句"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则描绘了一个渔夫在竹溪边夜宿,捕捉到美丽珍珠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共同体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以及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