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六十四》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六十四》全文
宋 / 释慧性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本犀花散一山秋,更约清风胜游

笑傲幽香翻叶底,西来祖意枝头

回互,兴悠悠辽天鼻孔齐穿却,更嫌何处风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孔(bí kǒng)的意思:指人的鼻孔,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回互(huí hù)的意思:回互指互相回答、互相问答。

辽天(li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际、无边无际。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胜游(shèng yóu)的意思:指胜利后的游览、游玩。

笑傲(xiào ào)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自信、豪迈,毫不在乎他人眼光。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祖意(zǔ yì)的意思:祖先的意愿或遗训。也指祖辈的智慧和传统。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慧性所作,以自然景象和禅意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句"本犀花散一山秋"描绘了秋天山中花开的场景,仿佛犀牛角般的花朵散落在山坡,营造出秋日的宁静与丰饶。"更约清风作胜游"则借清风之约,寓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暗示超脱世俗的禅心。

"笑傲幽香翻叶底,西来祖意在枝头"两句,通过"笑傲"和"幽香",表达了对禅意的领悟和对自然香气的欣赏,"翻叶底"和"在枝头"则象征着佛法的深入和自然的启示。"没回互,兴悠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禅定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辽天鼻孔齐穿却,更嫌何处不风流"运用奇特的比喻,将人的感知扩展到与天地相通,形象地表达出禅者无处不在的觉知和对世间万物的欣赏,以及对风流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禅为骨,以自然为皮,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修境界和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慧性
朝代:宋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疏梅

写出横斜影,著花一两枝。

略存真本色,数点是天姿。

洒落非关傲,萧疏却合宜。

试看春意思,帘外月来迟。

(0)

补桐书屋题四琴之作旧桐已枯命工斲为四琴名之曰瀛蓬仙籁湘江秋碧皋禽霜唳云海移情既成匣而藏之仍置补桐书屋中徘徊感旧辄以命篇

爱尔特生质,成琴亦足豪。

七条龙在轸,四美友成曹。

非爨休称蔡,有弦何碍陶。

即看题句者,两鬓点霜毛。

(0)

咏壶卢器

累在栗薪烝,陶人岂藉凭。

玉成原有自,瓠落又何曾。

纳约传遗制,随圆泯锐棱。

爱兹淳朴器,更切木从绳。

(0)

韵松轩·其二

让竹称君子,无松不大夫。

岂随春作态,直与古为徒。

劲干天边倚,真声静里输。

不因人作止,信矣德充符。

(0)

微籁拂林梢,渐作金石响。

读罢憩书窗,知是秋声荡。

浓云忽已涣,乌影花棂上。

不宁散郁陶,更喜来飒爽。

清光空宇悬,万物含萧朗。

既雨复时晴,西成匪遐想。

(0)

六月十九日立秋

只道光阴遇闰留,却缘遇闰迅如流。

炎官后阵犹腾□,白帝头衔已报秋。

蛩语渐从朝露絮,蝉声多向晚风收。

司天谩进丰年验,未至西成讵解忧。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