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十九第十九图》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十九第十九图》全文
清 / 玄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理(fēn lǐ)的意思:分别整理、分类

季兰(jì l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能够开花的兰花,比喻有才华的人在逆境中仍能显露出自己的才能。

精勤(jīng qín)的意思:勤奋努力,精益求精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罗纨(luó wán)的意思:形容衣裳华丽绝伦。

鸣机(míng jī)的意思:指人们合作努力,共同齐心协力,如同机器一样有序运转。

匹练(pǐ liàn)的意思:形容两人或两件事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没有一方能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

牵丝(qiān sī)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互相关心,互相牵挂。

吴绡(wú xiāo)的意思:形容细腻、精巧的工艺品或手工艺术品。

织纴(zhī rè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谋生而勤劳努力地工作,用心织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在桑林中勤奋织布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首句“织纴精勤有季兰”,以“季兰”借指织女,赞美她织纴技艺的精湛与勤劳。这里的“纴”指的是纺织,而“季兰”则暗示着织女的高超技艺如同四季之兰,既美丽又持久。

次句“牵丝分理制罗纨”,进一步描述了织女如何将丝线精细地梳理、编织成精致的罗纨(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织女的技艺,也体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鸣机来往桑阴里”,生动地描绘了织女在桑树荫蔽下的工作场景。鸣机之声,既是劳动的象征,也是自然与人类活动和谐共存的美妙乐章。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一句“已作吴绡匹练看”,将织女所织之物比作吴地的绡(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并形容其如同匹练般长且精美。这句话不仅赞扬了织女的作品,也表达了对这种传统手工艺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尊重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织女辛勤劳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智慧与勤劳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纺织工艺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玄烨

玄烨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酬余求之二首·其一

枕中久已黄粱熟,镜里从教白发垂。

但得渔樵分半席,此生何必要人知。

(0)

林正甫举似所和双丫岩诗且索同赋

君不见罗敷采桑城南路,不肯轻为使君妇。

又不见银钗垂颈负薪归,四十未嫁夔州女。

双丫何自老山中,当年岂羡西邻富。

花前啼鸟春不知,水里姮娥夜相顾。

宁为山头望夫石,傥有飞鸿传尺素。

莫学巫山十二峰,为云为雨朝还暮。

老奴玉镜谁自料,阿娇金屋知何所。

明珠节妇浪悲吟,罗袜洛神空有赋,蛾眉入宫须见妒。

(0)

夜读邵尧夫诗戏效其体再赋蜡梅

纷纷蜂子竞生涯,每到花时辄放衙。

悬室尽将花作蜡,何人翻以蜡为花。

姑从凡卉论先后,若比江梅有等差。

弄假像真真像假,小儿造物未须誇。

(0)

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士子请也·其二

杰阁危栏不许寻,境环千里望中临。

古桃风物宁非旧,甲子规模乃到今。

堪笑折腰趋府事,何如长啸入山林。

故园猿鹤休惊怨,出岫孤云岂有心。

(0)

喜雨

雨脚初鸣屋,风头忽转廊。

馀凉生簟枕,好梦到池塘。

黄奶真三窟,青奴得两忘。

功名休恨晚,身世一藤床。

(0)

和沈祭酒韵

诗思花前发,春光眼底来。

一区聊自适,三径为谁开。

圣主方求旧,清时况急才。

凤池波自暖,鸥鹭勿多猜。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