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安 春 夜 宿 开 元 观 唐 /杨 凭 霓 裳 下 晚 烟 ,留 客 杏 花 前 。遍 问 人 寰 事 ,新 从 洞 府 天 。长 松 皆 扫 月 ,老 鹤 不 知 年 。为 说 蓬 瀛 路 ,云 涛 几 处 连 。
- 注释
- 霓裳:华丽的衣裳,可能指代仙境或梦境。
晚烟:傍晚的雾气,营造出宁静氛围。
杏花:春天的花卉,象征美好和离别。
人寰:人间,世间。
洞府天:神仙居住的地方,指仙境。
长松:高大古老的松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仙气。
扫月:月光洒在松枝上,如扫过一般。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云涛:云海波涛,形容仙境的神秘莫测。
- 翻译
- 霓裳在傍晚的烟雾中飘落,客人被挽留在杏花之前。
四处询问人间的事情,刚刚从仙界的洞府归来。
长长的松树清扫着月光,老鹤不知岁月的流转。
讲述蓬莱仙境的道路,那里的云涛连接无尽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宿于古都长安的开元寺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夜的静谧与美丽,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霓裳下晚烟"一句,以轻柔的霓裳(一种纱质的衣物)比喻晚霞,如同轻盈的烟雾笼罩着夜空,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留客杏花前"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杏花在这里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遍问人寰事"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周遭世界变化的关切。"新从洞府天"则是说诗人刚从神仙洞府归来,这里的"洞府天"隐喻着一个超脱世俗、接近自然和精神境界的地方。
"长松皆扫月"一句,通过长松与明月的对比,描绘出夜深人静时分的宁静画面。"老鹤不知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感,老鹤象征着岁月悠久和智慧。
最后两句"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则是诗人对于过去某些情事或经历的回忆。蓬瀛路可能指的是一条不太平坦的小路,而云涛则象征着波澜壮阔的情感和复杂的人生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意境,是一篇融合了客观描绘与主观情感的杰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九即席点韵
渊明我辈人,岂为口体累。
归欤三径秋,清吟发幽寄。
醒眼对黄花,陶然已心醉。
世俗儿女情,饮菊萸系臂。
长房果神仙,登高未为智。
落帽狂参军,声利穷所嗜。
兴来尽君欢,得句输杜二。
牛山泪沾衣,鄙哉马千驷。
悠然千载吟,高韵未易次。
人生聚几何,此意非酒为。
徜徉林壑游,磊落湖海义。
明年此会日,老健天所赐。
御街行.夜雨
晚来无奈伤心处。见红叶、随风舞。
解鞍还向乱山深,黄昏后、不成情绪。
先来离恨,打叠不下,天气还凄楚。
风儿住后云来去。装撰些儿雨。
无眠托首对孤灯,好语向谁分付。
从来烦恼,吓得胆碎,此度难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