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醉客喧,堪憎更堪羡。
- 翻译
- 庭院深处静悄悄,蜡烛燃尽书未翻。
墙外酒醉的客人喧闹声起,既惹人厌又引人羡慕。
- 注释
- 庭:庭院。
幽:幽深。
蛰:静止,这里指安静。
谈口:寂静无声。
烛:蜡烛。
尽:燃尽。
辍:停止。
书卷:书籍。
墙外:墙那边。
醉客:喝醉的人。
喧:喧闹。
堪:可以,能够。
憎:厌恶。
羡:羡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静谧而孤寂的场景。"庭幽蛰谈口",诗人身处庭院之中,环境清冷而寂静,仿佛连言语的声音也被凝固,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沉思。"烛尽辍书卷",蜡烛燃尽,暗示着夜晚的漫长和阅读的暂停,也反映出诗人可能在独自研读,但此刻已无心再继续。
"墙外醉客喧",通过墙外传来的喧闹声,诗人对比出自己与外界的隔阂,醉客的欢声笑语反衬出他的孤寂,更显其心境落寞。"堪憎更堪羡",这句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对醉客的热闹生活感到厌恶,另一方面又羡慕他们能沉浸在世俗的欢乐中,而自己却只能独自面对这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孤独、思考和对世俗生活的微妙态度,具有深沉的意境和内敛的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怀竹隐之筍复用前韵
我家章泉旁,生事苦不足。
惟余数亩地,有竹森似束。
别束梦寐之,诗语见编录。
况当萌茁时,熟杜樵采辱。
官居亦何有,有此数竿绿。
定应好事人,知我来此欲。
不然朝暮间,何计能医俗。
尚嫌地形浅,筍夥当掘斸。
不能助幽深,何况增诘曲。
袖短舞艰长,吾俸五斗粟。
余干游昌国寺
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
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
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
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
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
惜哉此奇胜,乃不遭两贤。
何当觅扁舟,穷老依云烟。
与成父弟自严礲同入城晚宿黄岩
昔人重离合,感慨思功名。
我今迫贫贱,乃作分袂惊。
徘徊未能别,崎岖复同行。
扪萝到黄岩,倚杖日已倾。
摩挲磴道古,开拓窗户明。
道人惯看客,拨火治短檠。
村醪偶提携,霜柑亦包并。
病来不喜饮,一再泻浊清。
道涂今日劳,林壑他年盟。
苏州对床卧,不下五言城。
自经长少公,增重手足情。
细听松竹响,疑是风雨鸣。
披衣更起坐,月出山西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