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闷三首·其一》
《消闷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常时每借诗消闷迩日诗成闷转深。

忽忽清和又将尽,沼宫空复落桑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迩日(ěr rì)的意思:不久以后,不远的将来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清和(qīng hé)的意思:清净和谐,没有纷争。

桑椹(sāng shèn)的意思:比喻事物到了成熟的时候。

消闷(xiāo mèn)的意思:消除烦闷、解除压抑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消闷三首》之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常时每借诗消闷”,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日常习惯——在感到烦闷时,他常常借助诗歌来排解情绪。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认同,暗示了诗歌在他心中的特殊地位。

接着,“迩日诗成闷转深”一句转折,表达了近来情况的变化。尽管诗人尝试通过创作诗歌来缓解内心的烦闷,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尝试反而让他的愁绪更加深重。这一转折不仅揭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创作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时,创作本身也可能成为情感负担的一部分。

“忽忽清和又将尽,沼宫空复落桑椹。”最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自然,以季节更替和自然现象作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随着季节的变换,清和之气即将逝去,而沼泽宫殿中,桑椹却在不经意间落下。这一景象既是对时间流逝的直观描绘,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隐喻。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与内心烦闷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弘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艺术氛围。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黎阳作诗

奉辞罚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

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

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彼桑梓兮伤情。

(0)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0)

元夕二首·其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0)

长安冬至

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

禁钟乍应云门曲,宫树先驱黍谷寒。

台上书祥传太史,斋居问礼向祠官。

纷纷双阙鸣珂下,未觉玄关闭独难。

(0)

塞上曲二首·其二

朔风吹雪渡沙场,传道单于猎白狼。

北望征尘何处是,暮云无际草苍茫。

(0)

念奴娇.秣陵吊古

萧条如此,更何须、苦忆江南佳丽。

花柳何曾迷六代,只为春光能醉。

玉笛风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

秦淮波浅,忍含如此清泪。

任尔燕子无情,飞归故国,又怎忘兴替。

虎踞龙盘那得久,莫又苍苍王气。

灵谷梅花,蒋山松树,未识何年岁。

石人犹在,问君多少能记。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