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笑我拙,我独为汝贤。
恶木虽云恶,莫自生雠冤。
爱怜(ài lián)的意思:喜爱、怜悯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雠冤(chóu yuān)的意思:指为了报仇雪恨而进行争斗、对抗的冤仇。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恶木(è mù)的意思:指邪恶的心灵或行为,比喻人的品行败坏或行为恶劣。
恩爱(ēn à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感情深厚、相互关心、互相关爱的状态。
扶疏(fú shū)的意思:扶持和疏导,指帮助和引导他人,使其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改善。
共生(gòng shēng)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或个体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汉武(hàn wǔ)的意思:指统一战国后的中国,由汉朝创立,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
禁止(jìn zhǐ)的意思:禁止指阻止或不允许某种行为或活动。
斤斧(jīn fǔ)的意思:指斧头和斧子,比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创造事业。
枯胔(kū zì)的意思:形容非常干瘪、干涸、干燥的样子。
乐极(lè jí)的意思:形容极度高兴或快乐到了极点。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求神(qiú shén)的意思:求助神灵的指示或帮助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伤生(shāng shēng)的意思:伤害生命、伤害生命力。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生天(sh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的力量非常大,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或影响。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岁晏(suì yàn)的意思:岁月平静,年景安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燕昭(yān zhāo)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美化事物、夸饰事实而使用虚假的言辞。
晏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安详。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欲求(yù qiú)的意思:渴望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月令(yuè lìng)的意思:指按照月份规定的事物或工作,也可以指月份。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周文(zhōu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充实、文采斐然。
这首诗《恶木》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对比“恶木”与“好木”的命运,探讨了人生哲理与道德选择。诗中以“恶木”为喻,表达了对人性中自私、偏执和过度追求欲望的批判,同时也倡导了一种超越个人私利、关注他人福祉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首句“恶木不忍伐,留我窗户前”,诗人选择保留“恶木”在自己的窗前,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即使它可能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存在。接着,“人皆笑我拙,我独为汝贤”,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行为,挑战了社会的普遍认知,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道德勇气。
“共生天地间,谁不愿长年”,诗人在此强调了生命的平等与宝贵,不论其外表的好坏。接下来的“如何枝叶内,便纵斤斧穿”,则通过“恶木”遭受砍伐的命运,警示人们不应仅凭表面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应深入理解其内在意义。
“人或甚于斯,同被恩爱缠”,诗人将“恶木”与人类的行为进行类比,指出人们有时也会陷入过度的欲望和情感纠葛中,失去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识。随后,“燕昭与汉武,所享固已偏”,通过历史人物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权力和财富带来的局限性。
“乐极未肯休,更欲求神仙”,诗人反思了人类对快乐和理想的无止境追求,指出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痛苦和幻灭。最后,“孰能以此心,扩为无尽泉”,诗人呼吁人们能够超越个人的局限,培养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深远的智慧,如同无尽之泉,滋养自己也惠及他人。
“大哉周文王,尚结枯胔缘”,诗人以周文王为例,赞扬他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枯萎生命的关怀,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伤生有禁止,亦具月令篇”,诗人强调了对生命的保护和尊重,不应受到季节或外在条件的限制。
“好木虽云好,不须公爱怜。恶木虽云恶,莫自生雠冤”,诗人在此总结,无论树木好坏,都不应成为人们自私行为的借口。最后,“岁晏霜雪稳,夏深雷雨颠。扶疏有震落,与公常晏然”,诗人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象,以及“恶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寓意着生命在各种境遇中都能保持平静与坚韧。
综上所述,《恶木》一诗通过对“恶木”的独特关注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道德选择和社会和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个人局限、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