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初九日见月》
《八月初九日见月》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暮空云敛月初弦露气星光渺然

回首棘闱试事秋风梦断十三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弦(chū xián)的意思:指弦初发声音,比喻初次开始或初次出现。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棘闱(jí wéi)的意思:棘闱意为陷阱或困境。形容陷入困难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露气(lù qì)的意思:指露出真情实感,表露内心的情感或态度。

梦断(mèng duàn)的意思:指美好的梦想破灭或希望落空。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试事(shì shì)的意思:试验、考察事物真实情况的行为。

星光(xīng guāng)的意思:指夜晚的星光,也用来形容光亮闪烁的景象。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八月初九日见月》。诗中描绘了诗人于八月初九夜晚见到月亮时的情景与内心感受。

首句“暮空云敛月初弦”,描绘了傍晚天空云层散去,一轮新月初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次句“露气星光共渺然”,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邃与神秘,露珠在星光下闪烁,与远处的星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迷离的画面。

后两句“回首棘闱供试事,秋风梦断十三年”,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其中,“棘闱”是科举考试时考场的代称,这里指代了诗人曾经参加过的科举考试。“供试事”则表明了诗人曾为参加考试而努力奋斗的经历。最后一句“秋风梦断十三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三年科举生涯的结束,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情感流露。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天台道中

满川梨雪照斜曛,野水交流路不分。

隔岸一声牛背笛,和风吹落渡头云。

(0)

寄灭翁禅师

老去隐如虎,难瞒在一班。

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0)

偈颂九十三首·其六十一

出丛林与入丛林,一句当机绝古今。

不涉流清到底,九江江水未为深。

(0)

偈颂九十三首·其七十八

诗中有禅,东湖湖上浪滔天,一叶扁舟破晓烟。

禅中有诗,手把乌藤出门去,落花流水不相知。

禅与诗何所为断,送二翁出门去,得闲唱个哩啰囄。

(0)

偈颂九十三首·其六十二

新罗僧问答新罗,飞骑将军意气多。

夺贼鎗来骑贼马,不劳馀刃罢干戈。

(0)

送米上佛照禅师

捻不成团拨不开,一槌直下绝纤埃。

从兹几度经节后,尽向箕前跳出来。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