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开径(kāi jìng)的意思:开辟新的道路或途径。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声带(shēng dài)的意思:指人和动物喉部的组织,用于发声。
树林(shù lín)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方。
外心(wài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表面上对某事态度冷漠,实际上内心却非常关心、在意。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然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江声带兰若”开篇,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佛寺的静谧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静者自相寻”一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不为外界所扰。
“白日寒山道,清风祇树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阳光洒在寒山小径上,清风拂过树林,给人以清凉与宁静之感。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竹梅开径浅,钟磬落云深”两句,通过竹、梅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钟磬声的远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归隐的意境。竹梅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钟磬声则代表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二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最后,“何必随空去,方知尘外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生活的反思与超越。他指出,不必非要远离尘世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真正的解脱在于内心的觉醒与净化。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感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