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庵》
《梅庵》全文
明 / 区大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声带兰若静者相寻

白日寒山道,清风树林

竹梅开径浅,钟磬落云深。

何必随空去,方知尘外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开径(kāi jìng)的意思:开辟新的道路或途径。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声带(shēng dài)的意思:指人和动物喉部的组织,用于发声。

树林(shù lín)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方。

外心(wài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表面上对某事态度冷漠,实际上内心却非常关心、在意。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然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江声带兰若”开篇,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佛寺的静谧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静者自相寻”一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不为外界所扰。

“白日寒山道,清风祇树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阳光洒在寒山小径上,清风拂过树林,给人以清凉与宁静之感。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竹梅开径浅,钟磬落云深”两句,通过竹、梅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钟磬声的远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归隐的意境。竹梅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钟磬声则代表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二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最后,“何必随空去,方知尘外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生活的反思与超越。他指出,不必非要远离尘世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真正的解脱在于内心的觉醒与净化。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感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区大伦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孝先。区大相弟。少负气节。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弹劾无所规避。后被夺职归。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
猜你喜欢

雨朝周学录示宫词六章戏答

临风吟望忆周郎,对雨题诗傍苑墙。

丽藻异时誇乐府,绮罗何事怨昭阳。

愁来班女应能赋,老去明妃祇自伤。

金谷寂寥人可在,彩毫拈弄意偏长。

(0)

立春日同刘侍御集张幼于赤城山房

荏苒惊时序,迟回恋物华。

隔宵林带雨,拂曙海呈霞。

隐迹原南郭,辞流属大家。

阳春何事早,先遣笔生花。

(0)

赴昆山悼顾武祥

东山辞满日,北郭送归年。

驻马旌方举,鸣笳座已迁。

伤心宿草地,洒涕菊花天。

赖有徐卿子,宁云似舅贤。

(0)

吴山遇张幼于读书僧舍

栖寺犹言近,寻山入更深。

拂帷花作雨,喧坐树鸣禽。

乍可辞尘鞅,无须灭照心。

西河索居意,今日在东林。

(0)

寄忆盛二仲交

与君何地别,遥自旧京归。

日日寒潮落,年年旅雁飞。

山川白云间,烽火素书稀。

莫问平原宦,幽情已拂衣。

(0)

简长垣刘尹

独坐临流处,弹琴最忆君。

降霜花发候,落日雁来群。

县外夷门路,斋中少室云。

裁诗寄刘尹,佳政欲相闻。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