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叶二首·其二》
《红叶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鸣鞭犹忆绿云才,生面连林万锦开。

借问关穜誇绝艺那能点笔一时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点笔(diǎn bǐ)的意思:指写字时的点画和勾画,也比喻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绝艺(jué yì)的意思:指某种艺术或技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非常出色或独步于众。

鸣鞭(míng biān)的意思:指赶车或骑马时鞭子发出响声,比喻号令传达到位,行动迅速有力。也可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生面(shēng miàn)的意思:指刚刚见面或者认识的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红叶二首(其二)》。诗中以红叶为载体,描绘了秋日的美景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鸣鞭犹忆绿云才”,诗人回忆起曾经策马疾驰的情景,仿佛还能听到鞭声在耳边回响,心中涌动着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向往。“绿云”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茂密的树林如同绿色的云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次句“生面连林万锦开”,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成片的树林如同展开的万锦画卷,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秋天的树林比作万锦,强调了其色彩的丰富和壮观。

后两句“借问关穜誇绝艺,那能点笔一时该”,转而表达对技艺的赞美。诗人以“关穜”借指某种技艺或艺术表现,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高超技艺的敬佩之情。同时,“那能点笔一时该”则暗示了诗人自己虽有才华,但面对如此壮丽的秋景,也感到难以用笔墨完全捕捉其神韵,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红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技艺的追求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互交织,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眼儿媚·其二

东风挟雨苦无端。恻恻送轻寒。

那堪更向,湘湾六六,浅处留船。

诗阄酒戏成孤负,春事已阑珊。

离愁都在,落花枝上,杜宇声边。

(0)

诉衷情令.宿琴圻江上

子规声老又残春。犹作未归人。

天意不能怜客,何事苦教贫。归去也,莫逡巡。

好从今。秧田车水,麦陇腰镰,总是关心。

(0)

沁园春·其二寿

六月云初,人争议公,公无阻伤。

记传飞急羽,舟还海道,弥漫白水,路入沙场。

万姓三军,倚公为命,法有逗遛公自当。

君还信,似崔嵬砥柱,屹立瞿塘。此行阴德难量。

到论定才知滋味长。

看鱼肥蟹健,妻孥共乐,酒■稻熟,翁媪相将。

何以报公,祝公千岁,多少人家烧夜香。

凌烟上,更声名凛凛,冠剑堂堂。

(0)

乌夜啼

云容晓色相涵。趣征骖。碎点遥山如豆、是淮南。

路渐远。家渐远。恨难堪。□见窗花叶底、鬓毵毵。

(0)

读史感兴·其五

子胡讥神仙,仙人轻薄俗。

轩冕既非荣,刀锯况多辱。

惟能小万物,是以超五欲。

栖琼得轻安,镂玉记华馥。

一咏太始音,灵芝悟前夙。

小谪未可遗,裁书系鹤足。

(0)

晓行

一水来不极,两山青欲连。

夜雨瀑初涨,晓云路难缘。

此宁有人迹,四顾风竹喧。

渡桥复何归,倚崖桃初然。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