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结绳(jié shéng)的意思:用绳子或线束紧或绑扎物体,比喻团结一致,互相依靠,共同努力。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深薄(shēn báo)的意思:形容学识、知识的深浅。
素履(sù lǚ)的意思:指未经修饰的鞋子,比喻人的品行纯朴、不加修饰。
相得(xiāng de)的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整体更加完美。
行安(xíng ān)的意思:指行走平稳、安全无虞。
- 鉴赏
这首诗《芒鞋》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芒鞋”这一特定物象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首句“以貌若不足,于行安有馀”,开篇便以对比手法,指出外表看似不够,但在行动上却显得绰绰有余。这里不仅在描述芒鞋的外观与实用性之间的反差,也暗含了对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接着,“即云素履往,犹似结绳初”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芒鞋的朴素与原始,仿佛是人类最初行走时所使用的简单工具,引人思考其背后蕴含的原始力量与简朴之美。
“山色绿相得,藓痕青未除”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山色与绿树相互映衬,青苔痕迹虽未完全清除,却增添了自然的野趣与岁月的痕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敬畏。
最后,“从来深薄意,于汝更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芒鞋深厚情感的感慨,似乎在问:对于这样一件承载着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物品,我们又能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芒鞋这一具体物象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与人性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