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京师友人见寄》
《酬京师友人见寄》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浮云故国积水起鸣雷。

不见长安日,愁登古吹台

故人三月别,天上一书来。

欲问经行处,山中杜若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吹台(chuī tái)的意思:夸大、吹嘘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杜若(dù ruò)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虚伪,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内心阴险狡诈。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见长(jiàn zhǎng)的意思:指某种特质、能力或特点得到发展和提高。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问经(wèn jīng)的意思:指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请教学问。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长安日(cháng ān rì)的意思:长安是唐朝的都城,长安日指的是安定繁荣的时光。这个成语形容国家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酬京师友人见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浮云悲故国”以浮云象征漂泊不定的思乡之情,哀叹远离故乡的悲凉;“积水起鸣雷”则描绘了阴雨天气,暗示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雷鸣般强烈。接着,“不见长安日”表达了对长安(代指京城)的遥望和对日常生活的期盼,而“愁登古吹台”则通过登高望远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愁绪。

“故人三月别,天上一书来”写出了与友人分别已久,仅凭一封书信维系情感,显得格外珍贵。最后两句“欲问经行处,山中杜若开”以山中杜若花自况,寓言诗人期待能如花开一般,重逢友人或得到友人消息,流露出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故国和友情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汉州僧求颂

抛家失业马驹儿,箕老无唇跳出粞。

未破壳时□?跳,免教衔去谶金鸡。

(0)

寄岩运庵

报慈打底错流通,举家大小都诈聋。

人人诈得十分似,检点将来牛马风。

阿师不入者保社,真尚不存那忍诈。

正传若在瞎驴边,开眼堂堂误天下。

(0)

刺血写经解祠部逋

幽馥腾刍草,馀春散妙莲。

若无皮下血,宝所待驴年。

(0)

司理叔文和过万桥诗复用前韵

少年一夕九起嗟,家贫亲老无生涯。

河东先生独青眼,慨然许我修通家。

三十年间同转首,王谢依然作甥舅。

时人咸笑孺子贫,杜老惟蒙丈人厚。

罢官闽峤初归来,登堂又荷倾金罍。

诗诵白圭感前事,情钟我辈衔馀哀。

定向清朝力求退,呼宾剩设严冬鲙。

从公杖屦鹿岩前,明月清风赵欧会。

(0)

次韵龚实之正言见寄·其一

堂堂人物冠清流,不减当年宋广州。

持节分符聊尔耳,直寻枉尺断还不。

初开宣室汉思贾,欲复侵疆鲁召丘。

整顿乾坤趁头黑,早须归伴赤松游。

(0)

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其八

一径通幽亭面墙,鸟啼林静木苍苍。

碍人眼界宜斤斧,放出山光接海光。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